|
台灣ETF發展20年,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投信法人認為,隨著競爭白熱化,ETF戰國時代來臨,但有五大機會仍遠大於挑戰:沒有飽和、配置導向、產品創新、資源整合、走向國際。
ETF因被動追蹤指數,毛利率相對低,但已有16家投信加入搶市,而且也找到可與境外基金相抗衡的差異策略;尤其看到ETF市場在台灣還在快速成長,規模已突破3兆元,連向來興趣缺缺的外資投信也開始躍躍欲試。中信金控證券事業長張浴澤直言:「我覺得台灣ETF很棒,也真的是讓台灣的境內投信多一個生機,重塑了台灣的資產管理業界的結構。」
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認為,台灣的ETF有股票、債券、商品、外匯四種不同的資產類別「4X4」的框架,搭配「槓桿」、「反向」與結合主動策略與被動執行的「Smart Beta」,顯見ETF接下來在產品創新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富邦投信總經理林欣怡更認為,這時的「台股散戶多」,正好讓ETF發展快速,成為一股很大的勢力。
市場雖沒有飽和,但產品多讓人選擇困難,劉宗聖因此認為,產品最後走向整合,主動式基金與被動式ETF形成既競爭又合作關係,依據不同市場氛圍選擇主動基金、ETF、甚至複委託交易;亦或是用核心與衛星配置布局主動基金、ETF、複委託。
林欣怡指出,ETF與其他金融雙品結合的資源整合,也值得期待,已可看到ETF吸納基金族、股票族進來,銀行族以及保險族現正發酵中,接下來的期貨族、信託族、甚至是退休自選資金、國家隊,都是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在投資人共襄盛舉下,台灣ETF已成為亞洲第二大,下一步又該如何走向國際?目前中國信託投信、凱基投信在泰國有布局,富邦投信有六檔ETF也在港股掛牌。
身兼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的劉宗聖指出,台灣已經是亞洲基金護照觀察國,商品走上國際,是公會下一步必須要去思考跟努力的地方;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則認為,ETF除了實際外銷出口,吸引外資來買投信發行的ETF,就是個很好的外銷方式。
|
評分
-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
要消滅我的人還真不少 人為刀俎 我為魚肉
一堆皇帝都不值錢囉!可不可以有更高的頭銜?
多的是把自己管理的版當作是個人專版部落格的版主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叫人死不瞑目
亂刪文、惡意舉報者死全家
臺灣的職棒跟政治一樣,再怎麼爛也都有人會挺下去
社會多是雙面人,表面跟你聊得來,背地裡詆毀你到一個極致
高X裡只有一個不是渾蛋
論壇真是多采多姿時不時就有瘋狗跑出來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