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347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tytsai1111
王爵 | 2010-7-30 22:13:20

F1的升級不會等任何人——即使是麥克拉倫工程總監培迪勞。所以當MP425在最近的德國站比賽中落後於紅牛RB6和法拉利F10越來越快的節奏之後,勞忙著全力以赴提升賽車的表現,投入到下半賽季車隊冠軍頭銜的競爭中。在沃達豐麥克拉倫梅賽德斯“電話採訪”環節中,這位英國工程師討論了吹氣擴散器底盤,變形鼻翼,和他對匈牙利站以及車隊2011年的賽車的希望……

1、周五在德國遇到問題之後,你對用吹氣擴散器跑了足夠的圈數感到滿意嗎?
培迪勞: 在幾場比賽裡我們落後於法拉利,而且很顯然半個賽季都落後於紅牛。但我們在霍根海姆確實達到了運用一套可靠的,表現好的工作系統參加比賽的目的。我們已經落後了,而相對於那些競爭者來說還有更多的期待。我們將會一直不斷地使賽車表現的更好,所以我們將繼續向前進。這是一個能得到好的表現的新平台。

2、顯然這是一個重要而相當複雜的升級……
培迪勞: 這很複雜而且涉及到各種不同的方方面面,空氣動力學,發揮引擎的性能,吹氣管的細節,以及熱管理。你還要掌握賽車動力學方面,比如它在過彎時如何影響賽車平衡的。我們致力於所有這些方面,還有許多方面要努力。我們期待到時候能從它身上得到更多。我們在德國有進步並希望如果不能完全趕上的話,至少拉近一點距離。

3、你對紅牛新的變形鼻翼的回應是什麼?
培迪勞: 我看了很多圖片。我們相信,我們不是孤軍作戰,有兩輛車——法拉利和紅牛——他們的鼻翼可以比我們的向下彎到更低的位置。這中間的不同很難用油重,胎壓,高速設定等相關微妙的影響原素來解釋。

4、隨著時間的推移,關鍵是這些新增加的部件什麼時候能把如此接近的領先車隊區分開來?核心賽車有相當高的可比性……
培迪勞: 說到時間表,你只能看到賽車之間的不同而不是絕對的升級水準。所以當然很難在一個賽季的領先車隊裡看出純粹的升級節奏。我要說,典型的就是在過去四個賽季,我們在一個賽季裡看到賽車之間的差距在兩秒以上。這在時間表上看不出來,你只能看到差別。這些僅僅歸功於他們做的工作。我們看到法拉利和紅牛在德國更強勢,我們不應該忘記他們採用了失速尾翼系統,這曾經是我們的優勢。我們在吹氣擴散器方面有點落後,所以也許這是我們在德國有一點退步的原因。舉個例子,如果你和我們的合作伙伴埃克森美孚一起工作,你總是要更早的要求為比賽提供最新的油,因為這是製勝關鍵。每一次你能在更早的比賽裡得到一些可行的東西,那會給你的表現帶來優勢。

5、隨著紅牛和法拉利目前擁有的優勢,你是否必須犧牲2011年的賽車來守住今年的冠軍?2011年的賽車進展如何了?最近才決定的胎環品牌有沒有阻礙進程?
培迪勞: 在今年和明年的賽車之間作抉擇真的很難。我們每年都要經歷。你不能完全擱置新賽車,但你又在竭盡全力爭奪冠軍的時候,最近的四個賽季裡有三個賽季就是這個情況。如果你看看2008年,我們在10月下旬仍然在風洞裡試跑我們的賽車。我們明年的賽車進展良好。從我們詢問過所有規則和特性上來講,胎環在名義上和今年的胎環一樣。但是當然,胎環將會由一個完全不同的、擁有不同哲學理念和文化的公司生產製造。所以胎環將會有所不同,但在這個階段我們不能有所期盼。在阿布達比大獎賽之後的測試將會非常有趣和重要。大致上賽車設計進展良好——有一些相當有趣的規則變化——我們盡力致力於此。

6、你似乎對本周在一條高下壓力的賽道桑比賽很有信心,但回顧之前的比賽,你們似乎在地下壓力的賽道上成績更好。有什麼改進沒?
培迪勞: 我對我們在匈牙利將會比在其他賽道其他車隊更加優秀沒有感到特別有信心。你說對了,今年有些賽道特性不是我們的優勢。同時有些賽道特性正好相反。我發現迷人的,並使我們為此奔波忙碌的是,試圖弄明白為何在不同的賽道上特殊的賽車比其他賽車更強大的原因。我們沒有完全搞明白。每一條賽道都不一樣,都有特點,有些特點有用,有些沒有。你把這些和升級階段結合起來。你必須對每場比賽都很樂觀。我們一直營運良好,我們將盡我們所能來享受一個強勢表現。

7、沒有季中測試有多令人沮喪?你是否願意規則能放寬?
培迪勞: 如果你要解決一些特別的困難,(沒有季中測試)可能會很沮喪,正如我們周五在銀石一樣。我們盡力讓吹氣管系統工作起來但你有試跑限制。這很令人沮喪,但我認為大致上,我更願意把它看成一種挑戰而非沮喪。我們來到比賽現場,知道周五和周六的自由練習賽是我們能用來改進賽車的時候。,有限制就有挑戰,我們享受帶著這種挑戰工作。

8、劉易斯漢米敦在德國站比賽之後說,可能必須要從頭計畫。在霍根海姆之後,你必須做些什麼特別的工作來縮小差距?
培迪勞: I我認為從頭計畫聽起來優點極端了。我們按時完成了找回在霍根海姆的排位賽和正賽中丟失的0.6秒的工作。我們必須繼續跟進吹氣管系統並找出能使我們在空氣動力學上表現更好的方法,以及我們沒有利用到而其他車隊可能利用到的東西。這是我們所致力於的競爭,我不認為有我們的賽車什麼特別糟糕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車載那場比賽裡不夠快而我們要推進賽車來縮小差距。


9、車隊在增強胎環束縛上作了什麼工作么?
培迪勞: 胎環束縛是我們非常關心的事情。當然去年亨利·蘇提斯的死非常悲劇,我們同樣也發現F1中胎環脫落的事件要比我們希望看到的更多見。我們現下的胎環束縛不夠牢固。阿隆索在摩納哥飛了個輪子,理由茲在本週末也飛了一個。我們在技術工作小組討論了這一問題,我們明年在4個胎環上都會加入第2組胎環束縛系統,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每套束縛系統都可靠。我們的想法是,當你在每個胎環上有兩套束縛系統時,兩者相對獨立——一個在插臂上方,一個在其下方,總有一個好使的。

10、這不能在下賽季前引入么?
培迪勞: 不這對於賽車來說是很大的改變。不僅僅是加套束縛系統;你必須在賽車兩端進行固定。所以今年不現實。

11、是否應該引入一個最小油量限制以阻止車手們在比賽中節省燃料?

培迪勞: 不,我不這么想。我個人認為這讓比賽更加有趣。我們都選擇不加注足夠的燃料,所以你能在開賽階段跑的更快一些,隨後賽車會輕一些,隨後你調低引擎轉速就可以了。

12、增大兩款胎環之間的間隔,似乎並沒有讓結果有何不同。你認為還有什麼能讓比賽更好看的胎環配方選擇么?
培迪勞: 如果像加拿大一樣,我們能找到一個魔術般的答案,這會很好。但我不認為我們每場比賽都想這樣。有些差別不錯,但德國的計畫並不奏效,甚至超軟胎也是很好的比賽胎環。所以很難知道該怎么辦。我們必須等待倍耐力的想法。

但關於如何搭配配方讓人們進站更多有許多討論——強製2次進站什麼的——但我們已經認同強製進站太草率了。我們現下做的已經展現了一個非常精彩的賽季了。我不認為需要徹底的改變。我們應該看看倍耐力胎環的表現。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有你的感謝 是我分享的動力                           請點[/url]支持一下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