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斯親王
|
2023-8-9 07:47:58
|
“德國之聲”7日報導稱,德國聯邦統計局當日公佈的數據顯示,該國6月份工業產值連續第二個月下降,降幅為1.5%,遠超上個月0.1%的降幅。工業產值降幅也大於分析人士的預測,此前分析師預計產值將下降0.5%。6月,德國汽車業產值降幅達3.5%,建築業降幅為2.8%,拉低了整體表現。基於上述數據,德國經濟部警告稱,儘管需求有所上升,但工業經濟前景依然黯淡。該部門還表示,鑑於企業業務和出口預期低迷,目前沒有明顯復甦的跡象。
“長時間衰退的風險”
“隨著製造業的下滑,德國面臨長時間衰退的風險。”英國《每日電訊報》7日稱,數據顯示,德國GDP在2022年第四季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連續萎縮後,今年第二季度依然停滯不前。在工業產值再次下降的信息發布後,分析師警告稱,脆弱的工業部門可能使歐洲最大經濟體陷入衰退。
德國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喬格·克萊默稱:“6月份德國工業產值出乎意料地大幅下降,預示著未來幾個月生產數據將表現不佳。”荷蘭國際集團宏觀研究主管布熱斯基表示,最新數據再次說明德國經濟持續停滯。
《衛報》稱,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8日公佈的德國7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數據顯示,德國7月CPI年率終值為6.2%,德國的物價增長率仍高於歐元區總體水平。粘性通貨膨脹是德國當前經濟困境的一部分,尤其是在經濟增長停滯的情況下。不過,對德國政府而言,也不全是壞消息。6月,航空航天業的訂單比上個月增加了7%,增幅為3年來最高。《衛報》稱,目前還不清楚這是暫時的喘息,還是德國開始從困境中反彈的跡象。
正在經歷轉型陣痛
美國“政治新聞網”稱,面對國內高昂的能源成本、勞動力短缺和官僚主義,許多德國公司正在經歷一場殘酷的覺醒,並爭相在北美和亞洲尋找市場。外國投資者對德國的興趣也在減退。2022年,德國新增外國投資數量連續第五年下降,為2013年以來的最低點。
對於德國工業產值下滑的原因,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王義桅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稱,過去俄羅斯的廉價能源和中國龐大的市場幫助德國成為“歐洲製造業中心”,但隨著能源價格上漲以及美國“再工業化”,德國製造業面臨市場單一、產業外流的困境。在製造業高度發達時期,德國並沒有及時謀劃轉型,以至於如今在數字化、綠色轉型方面,尤其是電動汽車領域“落伍”。他還表示,歐洲一體化進程邊際效應正逐漸遞減,如果德國不能與俄羅斯、中國保持友好關係,那麼德國製造業將繼續走向衰落。與此同時,德國綠黨還以零排放、動物保護之名把德國製造業企業“逼走”,從內部摧毀德國製造業基礎。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講師嚴展宇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為應對國內高通脹,德國政府採取了高利率政策,再加上美國《通脹削減法》的“吸引力”,德國製造業投資下降並且開始向美國轉移。德國製造業產出下降逐漸成為一種常態,它也代表著在歐洲綠色、數字“雙轉型”背景下,德國傳統經濟發展模式經歷陣痛。嚴展宇認為,“雙轉型”政策是大勢所趨,但其短期內並未給歐洲帶來經濟紅利,反而讓德國等國家出現“去工業化”的苗頭,誘發更頑固的通貨膨脹,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動搖德國轉型的信心。他說,“德國已經陷入一種困局。”對德國而言,如果要繼續推行綠色經濟和數字經濟,那麼現階段就要頂住經濟停滯的壓力,這很可能影響其歐洲領頭羊、世界製造業領軍者的地位。
“對歐洲有三方面影響”
美國“政治新聞網”稱,德國工業產出下滑,將對歐盟其他國家產生重大影響。德國不僅是歐洲最大經濟體,它還發揮著輪轂的作用,連接著歐盟不同的經濟體,是其中許多經濟體最大的貿易夥伴和投資者。在過去30年裡,德國工業把中歐變成了它的工廠。保時捷在斯洛伐克生產其最暢銷的SUV,奧迪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一直在匈牙利生產發動機,高檔家電製造商美諾在波蘭生產洗衣機。成千上萬的德國中小企業活躍在該地區,為歐洲市場生產產品。雖然它們不會在一夜之間消失,但德國經濟下滑將不可避免地拖累歐元區其他國家。
嚴展宇分析稱,德國是歐洲大量經濟政策的試驗田和風向標,“雙轉型”政策究竟帶來的是“黃金時代”還是“悲觀未來”,歐洲各國目前都在觀望中。總體來說,德國製造業下行對歐洲有3方面影響:首先,削弱了歐洲對“雙轉型”的信心;其次,各國意識到緩解國內經濟壓力,必須盡快解決俄烏衝突;最後,一定程度上增強歐洲在太陽能設備等綠色領域對中國的依賴。
德國《時代》週報稱,由於經濟疲軟,德國社會也頻頻傳出出台經濟刺激計劃的呼聲。聯盟黨要求德國聯邦政府制訂緊急計劃,並提出了具體減稅措施。綠黨領導人里卡達·朗也稱,政府需要出台一攬子計劃來提振經濟。
不過,也有人反對這些補貼和減稅措施。德國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對經濟刺激計劃沒有多大興趣,稱這只會進一步加劇通脹。德國經濟研究所所長弗拉茨舍爾也稱:“經濟刺激計劃只會給強大的企業遊說團體帶來巨大收益,不會改變任何經濟問題。”他表示,對德國經濟更重要的是“長期轉型計劃”,包括投資、去官僚化和製度建設。 |
評分
-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本人已盡告知讀者之義務!,且並無意違反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第40條所稱『以宣傳品、出版品、廣播、電視、電信、網際網路或其他方法,散布、傳送、刊登或張貼足以引誘、媒介、暗示或其他使兒童或少年有遭受第二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三款之虞之訊息』請讀者自重!本文為網路創作,與現實之人事物無關,內容如與現實雷同,純屬巧合!以上純屬夢境,一切都是假的,假如你以為是真的,建議去檢查視力,你眼睛業障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