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3-8-20 09:41:40

211.jpg

古代發明銅錢後,也出現有心人士偽造,朝廷為防止偽幣,除了頒布嚴苛峻法外,鑄造上也費了不少功夫,例如請名人或君王書寫錢文,由於他們的字體難以模仿,因此就不容易偽造,或掌控鐵與銅的獲取途徑,使偽造者無法取得原材料。

古代為了防止偽幣,朝廷便頒發嚴刑峻法,漢代若有人偽造銅幣,直接判處死刑,唐代是流放3000里,但以當時的交通狀況來說,其實也是死路一條,到了明清則是絞刑,不過就算峻法再嚴苛,還是有人鋌而走險。

朝廷便在鑄造工藝上動巧思,例如王莽時期的「一刀平五千」,錢幣形狀像現今的鑰匙,屬於大面額的銅幣,鑄造上特別用心,錢幣上方用陰文刻著「一刀」,並在上面澆注黃金,冷卻後再將多餘的黃金磨平,在當時可是非常高超的技藝。

除了在鑄造上下功夫外,還會請名人或帝王書寫錢文,例如唐朝的開元,錢文就是請歐陽詢書寫,而大觀通寶、崇寧通寶則是由宋徽宗所寫,不只有美好的寓意,還有防偽作用,因為名人的字體有特殊寫法,普通人難以模仿。

在鑄幣原料上也嚴格控制,鹽鐵獲取與銅礦開採都掌握在朝廷手中,銅鐵一般人拿不到,造偽者為了獲得原材料,會使用銼刀磨去真銅幣的外緣,或磨平沒字的一面,收集銅鐵碎屑製造偽幣,因此朝廷鑄幣時會特意在外緣加突起,並讓錢文緊貼中央的方孔,只要有人磨過錢幣就容易被發現,也因朝廷與造偽者鬥智,促使鑄造技術更進步。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crocodile01 + 30
p0937433921 + 10

總評分: 名聲 + 8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