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3-9-1 09:26:07

211.jpg

多倫多大學最新研究顯示,現在熟悉的每天 24 小時緩慢延長,但緩慢增加的時間其實有三分之一地球歷史保持不變,每日長度只有 19.5 小時左右。這違反直覺的研究引起科學界高度重視,甚至可能與原始生命演化發展過程息息相關。

月球會影響地球潮汐,且以每年4公分速度緩緩遠離地球,地球自轉速度也逐漸增加,每百年約增加千分之1.7秒。科學家研究發現,20億至6億年前長達14億年時間,地球自轉速度很穩定為19.5小時。

多倫多大學天體物理學家建立最詳細地球自轉速度變化模型,推算出除了月球影響潮汐運動是造成地球自轉減速的主因,太陽拉動並加熱大氣層,以及大氣層內共振波重疊,使地球自轉速度鎖定19.5小時長達14億年,幾乎占地球46億年歷史近三分之一。

團隊開發的最佳擬合動力學模型,隨著月球潮汐作用逐漸遠離,月球於地球早期更接近地球,會產生更大扭矩(torque),減緩地球自轉速度的效應也越強烈,上圖以黑色實線標示。

太陽對地球自轉速度產生的扭矩沒有太明顯的時間變化。

大氣層熱力作用,因大氣層受日夜變化溫差共振,每日長度約20小時,而大氣共振繞地球一週約10小時,大氣波動對地球自轉加速度效應巧妙抵消月球潮汐力的減速效應。22億年前首先達扭矩平衡,維持至14億年前,這時期每日長度稍有減少。

然後6億至4億年前又出現第二次短暫共振效應時段,地球每日長度沒有明顯變化,固定為約22小時。

團隊估計若沒有太陽與大氣層交互作用,僅有月球與海洋潮汐力影響地球自轉速度,地球現在一天長度將超過60小時。地球自轉速度變化與氣候變遷有很重要的關係,尤其近百年全球暖化趨勢,更多冰原融成淡水,海平面上升,都與地球質量分布相關,也和地球自轉速度變化密切相關。這類全球性變化和發展引起天文學家高度重視。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4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littleglin
王子 | 2023-9-1 15:31:04

如果把它當成常識看待,一直都知道每個星球、每個時期的自轉時間都會有些許的不同!
也許只差0.0001秒,也許差上1小時!
感覺沒什麼!!

不過~一日只有19.5小時,真的有超乎認知!
但也只是看過去就放下的趣聞!

不過對於探究真相的科學家們,相信吸引力非常的大!
而且如果不是他們把複雜的內容,用最淺白的方式說出,我覺得我應該更難理解!

但是這套星球跟星球之間的影響,我倒是不會很難接受!
因為,之前已經從好友這邊接觸過了。   感謝好友的精神食糧!
看的次數越多,越容易消化吸收!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3-9-1 15:46:02

littleglin 發表於 2023-9-1 15:31
如果把它當成常識看待,一直都知道每個星球、每個時期的自轉時間都會有些許的不同!
也許只差0.0001秒,也 ...

月球就是因為和地球之間的潮汐鎖向,所以自轉和公轉的速度是同樣的。

最終太陽和地球之間的潮汐鎖相也會讓地球公轉和自轉速度一致,但是那要好幾十億年以後,地球上人類文明恐怕都已經毀滅了。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4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