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415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732
皇帝 | 2023-9-2 09:44:11

211.jpg

天文學家使用茲威基瞬態設施(ZTF)發現了一顆新的大質量棕矮星,其質量約為木星的 80 倍,繞行一顆低質量恆星運行。棕矮星是介於行星和恆星間的中間天體,質量範圍為 13 至 80 個木星質量(0.012 至 0.076 個太陽質量)。雖然至今已發現許多棕矮星,但圍繞其他恆星運行的棕矮星卻是罕見的。

最近,加州理工學院領導的天文團隊在尋找低質量食雙星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由一顆M矮星和一顆棕矮星組成的系統,編號為ZTF J2020+5033,其軌道周期比迄今為止發現的任何此類系統都要短得多。研究人員表示此發現得益於ZTF,與其他用於探測棕矮星的巡天設施相比,它提供了高品質的光變曲線。

ZTF J2020+5033中的棕矮星其大小與木星相當,但質量卻為木星的80.1倍,這使其位於恆星/次恆星(substellar)邊界,略低於氫燃燒極限,有效溫度估計為1,691 K。而系統中的恆星則是一顆光譜類型為M6的M矮星,半徑為0.176個太陽半徑,質量為0.134個太陽質量,此恆星的有效溫度為2,856 K。

根據這項研究,此雙星系統距地球約445光年,年齡約在50億至130億年間,軌道周期經測量僅為1.9個小時,這使其成為已知周期最短的淩日棕矮星。由於軌道周期如此短,ZTF J2020+5033也比其他已知的淩日棕矮星雙星系統更加緊湊。研究人員總結這兩個部分在年輕時一定比現在大得多,而這表示軌道在磁制動(magnetic braking)作用下已大幅縮小。這強烈表示,至少在某些恆星中,磁制動在完全對流邊界下仍然是有效的,這與許多雙星演化模型中常見的假設相反。ZTF J2020+5033比其他39個已知淩日棕矮星系統中的34個更接近,這表示短週期軌道上的棕矮星並非特別罕見。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arXiv上。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4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