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3-9-9 10:08:22

211.jpg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皇帝通常過著奢華的生活,每天都不愁吃穿,然而唐朝的皇帝卻出現沒東西可以吃的窘境,如果不想要餓肚子,還要前往另一座城市「洛陽」,歷史學者指出,這是因為唐朝都城長安收成不佳,需要依靠外來物資,同時卻有漕運不便的問題,導致糧食難以進入,有時甚至出現嚴重飢荒,為了吃東西只能親自出動。

位於關中平原的古都長安(現西安),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適合建都的地點,西側與南側有連綿的山脈,北側到西側是一望無際的黃土高原,東側則有黃河流經,四周全被自然屏障給包圍,都城的安全無虞,因此從西周開始,這裡就是古代中國的政治重心,李淵建立唐朝也定都於此,但經濟狀況卻在隋唐時期出了大問題。

關中平原曾是最富庶的區域之一,從戰國時期以來興修水利、開墾農田,豐饒的物產可以保障都城基本的需要,然而經過漢末到南北朝近400年的動盪,導致河渠淤塞、耕地退化,因此當唐朝在長安定都後,比以前任何朝代都還需要外來物資的補給。

河北和江淮產糧區是唐朝糧食的重要產區,藉著隋朝開通的大運河,南北兩邊的糧產更容易匯聚到洛陽,但如果再往西運至關中,就必須面對從平原到高原階梯升降,還會行經漕運風險率最高的「三門峽」,不少船夫喪命於此,因此想從洛陽到長安並不簡單,關中地區漕運不便,外來物資自然難以進入。

在唐高祖、唐太宗統治時期,長安城裡的人口有限、政府機構不大,每年漕運進來的糧食共20萬石(約為1060萬公斤),能夠滿足基本需求,但到了唐高宗統治時期,政府機構不斷擴大,不但官吏人數增加,軍隊人數也變多,造成長安地區糧食問題緊張,而關中自身的收成也不好,有時甚至出現嚴重飢荒,待在都城沒有東西可吃,皇帝也只能親自前往洛陽進食了。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頭像被屏蔽
webck
封鎖帳號 | 2023-9-9 19:26: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3-9-9 20:16:10

webck 發表於 2023-9-9 19:26
...這才不是什麼覓食,這是戰略轉進啊!XD下大棋XD聽懂掌聲!XD

小貓的意思是洛陽的美女比長安多,這我就不知道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