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3-9-9 10:09:27

211.jpg

現代人使用皮帶,衍生出用於固定的皮帶扣,而古人是用腰帶,自然也有腰帶扣,名為「帶鉤」,大陸考古學家在曲阜魯國故城遺址,出土一枚戰國獸面紋黃玉帶鉤,不只用於束腰或佩掛物品,有些人還會在帶鉤的鉤鈕上放私人印章,達到一物兩用的效果。

帶鉤是用於束腰或佩掛物品的掛勾,最早出現於新石器時代,當時的主要材質是玉,到了戰國時期,才發展使用金、銀、銅、鐵、玉等材質,還出現鎏金銀、金鑲玉等各種工藝手法,帶鉤在秦漢時期逐漸普及,但到晉朝開始沒落,直至明清才出現各種玉質的帶鉤,轉而變成貴族、文人的賞玩之物。

考古學家在山東曲阜市發現魯國故城遺址,並出土一枚戰國獸面紋黃玉帶鉤,長8.3公分、寬6.8公分、厚0.9公分,上面刻有傳說動物的紋樣,將帶鉤固定於腰帶一端,並勾住腰帶另一端的環或孔眼,就能達到束腰的效果,而帶鉤分為鉤首、鉤鈕及鉤身三部分,整體呈現S型,有些人還會在帶鉤的鉤鈕放私印。

帶鉤曾是古人的日常用品,流行於男性貴族、文人與士兵間,由於帶鉤使用於服裝外飾,就像現代皮帶扣上的Logo,古時依帶鉤的材質,識別一個人的地位,因此逐漸演變出禮儀和身份區別的意味。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