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3-9-14 10:54:28

211.jpg

考古學家在湖北省隨州市出土一組4噸重的「曾侯乙編鐘」,屬於一種打擊樂器,讓眾人感到好奇,春秋戰國時期古人從哪裡獲得大量原料,學者進行研究分析,發現編鐘的銅原料來自湖北江漢平原的銅綠山,而這座礦山的資源豐富,能夠決定一個國家的命運。

考古學家1978年在隨棗走廊的隨州市境內,發現一組重達4噸的曾侯乙編鐘,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銅禮樂器,對曾侯乙編鐘進行化學和光譜分析,發現銅料來自位於湖北江漢平原的銅綠山。這時期曾國控制青銅之路,包括東部的銅綠山,保證這一帶的銅資源能運入周王朝。

而春秋戰國時期紛爭不斷,學者依據早期考古發現指出,到了戰國中期,楚國吞併曾國,擁有銅礦資源使其崛起。根據古代文獻記載,每當遇到暴雨,銅綠山地上就會顯露出綠色石塊,也就是銅原料,含銅量極高。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在1973年被發掘出來,發現當時煉銅後剩下的礦渣多達50萬噸,按照礦渣比例推算,當時採銅量至少10萬噸,以春秋時代的青銅戈重500公克左右來看,可製造出2.4億件銅戈、青銅劍6000萬把,30公克青銅箭頭則可達40億枚。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p0937433921 + 10

總評分: 名聲 + 5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