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3-9-26 11:07:10

211.jpg

人類移居火星目標又邁進一大步。美國太空總署 (NASA) 2021 年發射的毅力號火星車有搭載一個裝置,成功將火星稀薄的空氣轉為氧氣,經過十幾次運轉產生的氧氣夠小狗呼吸 10 小時。科學家下一步是擴大成製造氧氣和火箭燃料的技術,最終目標是火星建設製氧工廠。

火星大氣 95% 由二氧化碳和 3% 氮氣組成,只有微量氧氣。NASA 一直在測試就地資源利用的可能性,2021 年讓麻省理工學院設計的大小如烤麵包機設備 MOXIE,跟著毅力號火星車前往火星,看看是否能製造氧氣。

該設備每次運作 1 小時,測試儀器是否可在整個火星年不同大氣條件下運作,包括夜間和白天溫度變化超過 100℃ 時產生氧氣。二氧化碳為一個碳原子和兩個氧原子,MOXIE 工作原理是利用電化學過程分離出氧分子並排放一氧化碳廢物,當氣體流過儀器時,系統會分析氧氣純度和數量。由於製氧過程會消耗大量電力,且需要 800℃ 高溫運轉,科學家使用金塗層和氣凝膠等耐熱材料製造,防止熱量散發並破壞設備。

結果比研究人員預期成功,2.5 年內產生 122 公克氧氣,足夠讓一隻小狗活十小時。NASA 稱,最大生產程度每小時可產生 12 公克氧氣,是預估兩倍,純度 98% 以上。證明設備可行性後,下步計劃是擴大規模,建立更大更先進系統,包括氧氣產生器,以及液化和儲存氧氣的方法。

NASA 最終目標是有一天產生足夠氧氣供人類呼吸,並為火星返回的火箭提供燃料。研究人員估計,若目標是兩年半後第一批人類上火星,為了滿足從火星返回地球時需要的火箭燃料,氧氣產生速度必須為每小時 2~3 公斤,目前 MOXIE 速度為每小時 6~8 公克,所以系統得比 MOXIE 大幾百倍。氧氣還必須液化才能當成火箭推進劑,目前 MOXIE 無法做到這點。

擴大規模過程還有許多問題待解決,現在儀器一次只能運轉 1 小時,理想系統是自動模式連續生產 25~30 噸氧氣,連續運作 1 萬小時。科學家還要觀察儀器長期處在火星惡劣氣候是否老化退化。氧氣製造工廠需要消耗大量電力,科學家表示,NASA Kilopower 裂變反應堆可能是解決方案。製氧工廠還必須高度可靠且有自動能力,畢竟火星氣候變化很大,全尺寸 MOXIE 系統要連續運行,必須能自動調整以適應火星大氣。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4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littleglin
王子 | 2023-9-26 23:51:31

這篇文章裡面的內容的確是跨出太空探索的一大步,可是要完成的遠大的藍圖可是需要的是千百步!
就算這步很大,還是有有非常多的技術去要去攻克~
藍圖實踐的那天還很遠,不過興奮的看著每一次突破!

覺得要真正移植到火星,最難的是第一批打下基礎的人,他們怎麼去火星,要怎麼開始建設火星!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3-9-27 07:45:42

littleglin 發表於 2023-9-26 23:51
這篇文章裡面的內容的確是跨出太空探索的一大步,可是要完成的遠大的藍圖可是需要的是千百步!
就算這步很 ...

馬斯克的夢想就是想要移民火星,但是以人類現在的科技,我也很懷疑第一批人是誰敢去,這可是單程車票,不能後悔的。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