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3-9-28 12:17:32

211.jpg

北京故宮是明清時期的皇家宮殿,又稱「紫禁城」,是明成祖朱棣於永樂4年(西元1406年)下令全面建造,並於永樂18年(西元1420年)落成,為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吸引大批國內外遊客前往朝聖。不過即便是再輝煌的宮殿,歷經時光摧殘,多處早已滿目瘡痍,沒想到專家們對損壞的地磚進行大規模修復時,意外發現600多年前的秘密,不由得感嘆朱棣是個狠人。

紫禁城自落成後,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期間經歷了大大小小的地震,仍屹立不倒,背後原因除了是建築設計巧妙之外,使用的建材也十分講究。不過儘管如此,還有許多地方需要進行修繕,其中最讓專家感到訝異的是,在修復太和殿附近的地磚時,發現挖開後底下又疊了一層層的地磚,仔細一數竟多達15層。

對此,專家認為,此舉很可能是朱棣為了阻止有心人士在宮殿附近挖掘地道,從而威脅自己的人身安全而下令建造。由此更可看出朱棣的為人小心謹慎,不給敵人有可乘之機。

此外,《明成祖實錄》記載,當紫禁城建成後,朱棣將當時所有參與建造地磚的工匠全部毒啞,由於當時工匠地位較低,多數人是不會寫字的,所以技藝都是靠著口耳相傳,一旦工匠被毒啞就能防止洩露皇宮的布局秘密。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4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littleglin
王子 | 2023-9-28 14:28:38

一將功成萬古骷,很多坐上大位都背後都是滿滿的犧牲!

六百前不倒,記得是因為防震工程,之前很多中國介紹重統工藝的建築,都有使用公廟的結構說明怎麼讓結構更為穩定。
古建築不同於現在的地基,他是佇立在地形之上,所以不會直接承受地震時對能量!
斗拱、榫卯:則可以起到均勻的分散地震能量、穩度結構

以現在來說,就像是漂浮在水上的船隻、有著避震器的車子。在地震中受到的傷害都比較小。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3-9-28 16:27:06

littleglin 發表於 2023-9-28 14:28
一將功成萬古骷,很多坐上大位都背後都是滿滿的犧牲!

六百前不倒,記得是因為防震工程,之前很多中國介紹 ...

這篇文章讀起來,我倒是認為朱棣當初建紫禁城用了15層的地磚,是怕有人挖通道行使暗殺。

畢竟朱棣這個皇位也是得來有點名不正言不順。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4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