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西諾
王室 | 2010-8-17 19:46:08

更新日期:2010/08/17 09:57 記者褚姵君/台北報導
劇場版「名偵探柯南」前晚在中視首播,收視率1.13%,與民視「泡沫之夏」僅差距0.53%,並領先收視率0.45%的華視「呼叫大明星」。電視台也許對「名偵探柯南」收視表現欣喜,但對偶像劇市場而言卻是個警訊。


偶像劇是台灣戲劇行銷海外主要劇種,也是栽培偶像搖籃。台灣 偶像劇發展邁入第10年,資金不足、好劇本難求、一哥一姊又忙著追逐電影夢,偶像劇空有時段卻交不出作品,正面臨泡沫化危機。


偶像劇供不應求原因,就是「斷層」兩個字。製作人柴智屏昨直言,現在是偶像劇重整、重新洗牌關鍵期。除了應即刻積極培養新面孔,柴智屏認為,如何留住優秀人才,以及政府的支援,都影響偶像劇未來前途。


製作人柯宜勤則感慨,偶像只想拍電影,忘記當初是靠偶像劇才走紅。柯宜勤籌備中新戲,之前與陳喬恩口頭約定,但陳最後以要拍3部電影為由,拖了8個月檔期還喬不出來,阮經天也因為想拍電影與三立合作破局。另外像張鈞甯、陳意涵、彭于晏、明道、趙又廷、安以軒等,未來發展重心也以電影為優先考量。


資金方面,以韓國為例,因體認韓流對韓國觀光、韓貨外銷的幫助,韓國政府與企業高度投入戲劇拍攝,除了金錢上的挹注,也經常大手筆支援拍攝環境與場景搭建。台灣好在有個「痞子英雄」,掀起城市行銷熱,但企業置入因NCC反對,仍相對保守。


培養新人方面,韓國娛樂圈計畫性地培養偶像團體,大陸科班畢業生每年都破百位,台灣現在開設影視科的學校其實不少,但這些打出「讓你變明星」口號的學校,與拍戲單位都無建教合作,電視台開新戲根本從來不曾到影視科選秀。


加上韓劇與台劇文化不同,韓劇靠劇情包裝新人,但台灣迷信大牌,以新人擔綱的作品大多乏人問津,媒體也不捧場,拍戲單位光是考慮到戲可能賣不出去,無法回收,新秀自然難以出頭。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這內容若讓您滿意的話,請按下您所看到的,有您的愛心感謝獎勵,才有分享的動力!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