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joemcc
皇帝 | 2023-10-9 06:57:40

A04A00_T_01_03.jpg

近年美中貿易戰、科技戰不斷升級,在安全取代效率、分散取代集中、短鏈取代長鏈的思維下,令全球化供應鏈體系瀕臨崩解,中國做為「世界工廠」、行銷世界的模式不再。尤其受美國主導,全球供應鏈重塑格局以「美國製造」為核心,逐圈推展到近岸、友岸外包,業者大遷徙下,為墨西哥、印度、東協等國帶來千載難逢的製造業崛起機遇。

近年在美中對抗、新冠疫情爆發、俄烏戰爭等事件衝擊下,全球供應鏈正持續進行前所未有的重塑過程,尤其美國亟欲在關鍵產業領域擺脫對中國製造的依賴,供應鏈的安全、韌性與彈性更加重要,令「去中化」、「中國+N」成為熱詞。

在美方高喊「美國製造」為核心後,全球生產鏈供應鏈模式從過去離岸外包,轉為近岸外包(如美墨加自由貿易協定,USMCA)、友岸外包,新區域製造體系漸成主流,讓墨西哥、印度、東協國家在全球供應鏈重組過程中率先受益。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說:「當前美國商界與學界最熱門課題,就是供應鏈管理。」

四大移轉熱區 出線

面臨國際生產鏈供應鏈對抗新變局,具高市占率、產業關鍵地位,以及在中國有較大投資者,均有分散投資生產的壓力,如蘋果、特斯拉、三星、台積電等。

對此,貿協副祕書長邱揮立指出,當前全球四大移轉熱區已經成形,包括「戰略布局型」區域製造中心的「美南墨北」、「市場布局型」區域製造中心的東協、「策略布局型」區域製造中心的印度,以及「區域市場布局型」製造中心的中東歐。

以墨西哥為例,作為美國南鄰加上受惠USMCA,「美南墨北」將成美國最重要生產重鎮,包括半導體、汽車產業等。美國近年大力拉攏的印度同樣風頭甚健,在蘋果等品牌供應鏈帶動電子製造業起飛下,印度成為全球第二大智慧手機市場,生產iPhone全球市占率由2%(2019年)可望升至7%(2023年),令鴻海、和碩等代工廠業務也同步成長。

東協國家則各領風騷,如越南鄰近廣東珠三角,成為業者「中國+N」思維下轉移首選地,且可享受關稅優惠轉銷美歐。泰國在台廠金像電、欣興、華通等投資下,2022年台灣超越中國成為泰國第二大外資,推動該國朝向全球第三大PCB新鏈目標前進。馬來西亞則受惠產業結構完整,成為東協半導體封測新重鎮。

傳產業則在東協面臨不同挑戰。一些台商從中國延伸至越南設廠,原來的中國工廠,由於擁有品牌客戶認證,台商部分選擇賣廠或出租,部分轉由員工經營,台商再分享利潤。不過接手工廠的在地業者低價接訂單,產能並未縮減,另有台商供應鏈延伸至東南亞,再加上中國內銷競爭激烈,導致產能過剩問題嚴重。

邱揮立說:「全球主流已從『市場全球化』轉變到『供應鏈全球化』。台積電赴美設廠後,相關供應鏈陸續到美南墨北考察,墨西哥更是極力爭取台灣PCB廠前往設廠。過去蘋果約70%的手機在中國就能生產,未來或將超過十個國家才能完成,即美國設計、台灣代工、台灣或韓國晶片、馬來西亞封測、泰國PCB、印度或越南組裝等。」

南向、東進 產業必修課

這種劇烈變動的情勢,令人回想起17世紀大航海時代,原本乏人聞問的台灣受到列強看重,被推著登上世界舞台。爾後數百年間雖屢經戰禍離亂,資源匱乏的台灣總能發揮頑強的鬥志與生存力,在全球經貿與產業領域找出活路,占有一席之地。

時至今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吹起重塑號角,是危機也是轉機。過去30年,全球業者將生產基地大舉押寶中國,台商「西進」成顯學,但傳統全球化思維退場下,「南向」、「東進」將成台灣產業界必修課。儘管陣痛難免,但也是台灣全球化布局再啟動,或許對台灣與台商來說,這是迎向另一個大航海時代的開始。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要消滅我的人還真不少  人為刀俎  我為魚肉
一堆皇帝都不值錢囉!可不可以有更高的頭銜?
多的是把自己管理的版當作是個人專版部落格的版主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叫人死不瞑目
亂刪文、惡意舉報者死全家
臺灣的職棒跟政治一樣,再怎麼爛也都有人會挺下去
社會多是雙面人,表面跟你聊得來,背地裡詆毀你到一個極致
高X裡只有一個不是渾蛋
論壇真是多采多姿時不時就有瘋狗跑出來咬人
回覆 使用道具
S.O.H
高級版主 | 2023-10-11 06:15:04

感謝您分享有用資訊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