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3-10-13 09:07:06

211.jpg

撒哈拉沙漠面積約 920 萬平方公里,是地球最大沙漠,乾燥貧瘠,但也曾是一片蓊蓊鬱鬱的綠地。過去 80 萬年,科學家已知撒哈拉沙漠會週期性轉綠,經歷過好幾次所謂北非濕潤時期。最近新研究發現,北非廣闊地帶約每 2.1 萬年就會從乾燥沙漠變為綠地,造成週期性潮濕的原因是地球自轉軸與冰蓋變化。

撒哈拉沙漠曾是廣闊河流、湖泊和河馬等依賴水的動物棲地。幾年前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員分析 24 萬年西非海岸沈積塵埃,發現撒哈拉沙漠和整個北非每 2 萬年就會在潮濕和乾燥氣候間搖擺,認為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地軸變化影響季節陽光分布,每隔 2 萬年,地球就會從夏季多日照時期變成少日照時期,然後一直循環。

歐洲科學家利用最近開發的氣候模型,成功模擬北非濕潤時期,並更理解驅動機制。芬蘭赫爾辛基大學與英國布里斯託大學氣候科學家發現,每隔 2.1 萬年,撒哈拉沙漠就會受氣候滋潤,又充滿植物、湖泊和河流,最後一次綠色林地時期發生在 15,000~5,000 年前,之後轉成現在認識的模樣。

科學家表示,撒哈拉沙漠向林地生態循環轉變,是地球最明顯的環境變化之一,因地球自轉軸搖擺導致北半球夏季變暖,增強西非季風系統強度,撒哈拉沙漠降雨量增加,讓稀樹草原型植被蔓延沙漠。

這項研究發現更多,除了自轉軸擺動,撒哈拉沙漠綠化也受北半球大而遙遠的高緯度冰蓋影響。由於北非潮濕時期並不是冰河時期,推測冰河時期冰蓋像冰箱有助冷卻大氣,限制非洲季風系統,並抑制撒哈拉沙漠植物生長。這些遙遠的連結,可能限制物種過去 80 萬年冰川時期遷出非洲,包括早期人類。

研究作者表示,北非週期性轉變不只對撒哈拉地區是大事,也關乎全人類,畢竟走出非洲是人類早期最偉大壯舉,很大程度是因撒哈拉沙漠條件造成,北非濕潤期為非洲提供植被走廊,這些走廊使早期人類等各種物種得以散布到世界各地。

科學家形容撒哈拉地區就像大門,控制北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之間,以及非洲大陸內外物種傳播,當撒哈拉綠意盎然時,大門敞開,當沙漠遍布時,大門關閉,這種潮濕和乾旱階段的交替,對非洲物種傳播和演化產生重大影響。研究發表於《自然通訊》期刊。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4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littleglin
王子 | 2023-10-14 09:42:09

好奇
除了 地球的南北軸的角度 引起的變化。是否還有其他因素!
或者是我太小看 南北軸角度細微變化帶來的巨大影響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3-10-14 13:33:46

littleglin 發表於 2023-10-14 09:42
好奇
除了 地球的南北軸的角度 引起的變化。是否還有其他因素!
或者是我太小看 南北軸角度細微變化帶來的 ...

地球之所以有一年四季的變化,就是因為自轉軸和黃道面有23.5度的傾角。

除了傾角會變化,地球自轉軸也會進動,再加上地球對太陽公轉 有近日和遠日點,這些都會造成冰河時期,其中傾角的影響是最大的。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