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部20日公布最新外銷訂單統計。受全球通膨及升息壓力續存影響,經濟成長減緩,終端市場需求疲軟,加上供應鏈持續調整庫存,9月外銷訂單為514億美元,年減15.6%,為連續13個月負成長,但預估因AI商機需求增溫、庫存去化成效顯現,加上去年第四季基期較低,11、12月訂單金額有機會由黑翻紅。
經濟部統計處處長黃于玲表示,資通信與電子產品因年底消費旺季、國際手機新品接力上市,9月訂單金額較8月增加,「確實有看到備貨潮」。但因全球通膨、升息壓力等尚未解除,以及需求疲軟仍不如去年同期表現,綜計第三季金額為1,451.6億美元,苦寫連5黑。
展望未來,黃于玲指出,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增,加上國際品牌消費性電子新品接續上市,再加上歐美年終消費旺季備貨需求挹注,有助於維繫外銷接單成長動能,但全球通膨、升息遞延效應、美中科技戰持續,俄烏戰爭未停,卻又出現以巴戰爭,恐抑制全球貿易成長動能,預估10月外銷訂單為510億~530億美元,年減4.3%~7.9%,減幅將縮小至個位數。
至於接單概況何時有機會轉正?黃于玲認為,在AI商機需求非常熱絡,庫存去化成效將會在第四季逐漸顯現,加上去年11、12月基期比較低,預估第四季,特別是11、12月將會有機會出現正成長。
從貨品別來看,科技貨品仍受到全球通膨、升息影響,終端電子產品需求不振,供應鏈持續去化庫存,導致資訊通信產品及電子產品分別年減19.2%及16.7%,分別連8黑、連11黑。但值得注意的是,光學器材因電視面板價格高於去年同月,年增7.3%,背光模組接單減少、抵銷部分增幅,但年增幅度已寫下2022年1月以來新高。
至於傳統貨品部分,機械產品年減19.1%、寫下連19黑;基本金屬也因用鋼產業需求依舊疲軟,年減14.1%、為連續18個月負成長;塑橡膠製品訂單金額年減12.8%、連續20個月負成長;化學品接單金額年減10.1%、苦吞15黑。
經濟部指出,主要接單地區包括美國、中國大陸及香港、歐洲都仍維持連黑,分別年減16.1%、1.6%、46.5%;但也觀察到連3個月減幅收斂至個位數,主要與行動通訊裝置接單有成長,有助於當地的庫存去化速度。
9月東協訂單部分出現正成長,金額年增37.1%、為2022年3月的最高年增幅度。黃于玲認為,主要因某客戶改變下單習慣,原本從歐洲下單改為從東協下單,使得9月自東協接單年增率拉高,但另一方面自歐洲接單則出現銳減、年減幅度高達46.5%。 |
評分
-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
要消滅我的人還真不少 人為刀俎 我為魚肉
一堆皇帝都不值錢囉!可不可以有更高的頭銜?
多的是把自己管理的版當作是個人專版部落格的版主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叫人死不瞑目
亂刪文、惡意舉報者死全家
臺灣的職棒跟政治一樣,再怎麼爛也都有人會挺下去
社會多是雙面人,表面跟你聊得來,背地裡詆毀你到一個極致
高X裡只有一個不是渾蛋
論壇真是多采多姿時不時就有瘋狗跑出來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