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4810t
威爾斯親王 | 2023-11-12 21:52:47

闖關港股、A股接連失利後,阿諾醫藥(AdlaiNortyeLtd.)總算於今年9月成功登陸納斯達克( 13798.1078(13798.1078, 276.66, 2.05%)圓了一個「上市夢」。

  阿諾醫藥的上市之路不乏艱難曲折。2017年2月,阿諾醫藥在新三板掛牌,但因流動性不足的原因上市僅一年就摘牌退市,隨後於2021年7月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但時至2023年,創新藥廠在港交所上市的熱潮已過,不少歷經千辛萬苦登陸港股的18A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後卻要面臨破發、流動性不足、市場反應冷淡的尷尬局面。在此情景之下,棄港轉道赴美似乎成為了阿諾醫藥的無奈之舉。

  9月29日,阿諾醫藥(ANL.US)正式登陸納斯達克,發行價23美元/股,截至當日收盤跌34.78%至15美元/股,總市值5.54億美元。上市後公司股價一路下行,截至11月10日收在8.74美元,已較發行價跌去超六成。

  在本次上市前,阿諾醫藥已獲得多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聯想(23.325, 0.19, 0.81%)之星、航太科工投資、國聯投資等知名機構,融資金額超過2億美元。但為何身處生物醫藥賽道,主要產品又是市場空間廣大的抗癌藥,但市場卻對阿諾醫藥反應平平?

  仍需融資“輸血”,未來商業化存疑?

  據了解,阿諾醫藥是一家總部位於中國的臨床階段生物製藥公司,專注於為不同階段腫瘤患者開發創新癌症治療方法,目前公司產品管線中已涵蓋多款臨床階段及臨床前候選藥物。

  而觀察阿諾醫藥的基本面,目前公司仍處於無收入、無產品商業化的階段,需要靠融資不斷“輸血”,顯然這將成為令市場投資者顧慮重重的一大原因。

  根據最新財報揭露,在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前6個月,公司淨虧損分別為5,667.8萬、5,879.0萬及7,841.8萬美元,除了2021年營收4,572.6萬美元,其他統計期間均無營業收入。


  具體而言,公司2021年的營收來自於與Biotime的合作協議銷售智慧財產權的收入。截至目前,公司還沒有從產品銷售中獲得任何收入。

  根據智通財經APP了解,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公司的研發費用增加了24.3%,從去年同期的2,190萬美元增加到2,720萬美元。這一增長主要是由於(i) CRO服務費的增加,為了將一些現有的候選藥物推進到更高級的臨床開發階段;以及(ii)人員工資和其他相關成本的增加,主要是由於基於股份的薪資增加和研發人員的擴大。此前,該公司的研發費用在2021-2022年間增加了29.4%。

  對於未來的商業化路徑,公司方面表示,公司目前尚未建立銷售、行銷團隊,未來則計劃將候選藥物的規模化生產外包給國內外的CMO/CDMO公司,並在北美、歐洲和亞洲的18個重要市場開展業務。

  佈局頭頸鱗狀細胞癌PI3K抑制劑,不走尋常路?

  在產品佈局方面,透過「聯合創新」和「自主研發」的模式,阿諾醫藥的產品管線涵蓋小分子製劑、單株/雙功能抗體及溶瘤病毒,涵蓋10餘種抗腫瘤候選藥物。公司也建立了兩個專有的藥物發現平台,分別是PAINT-2D®平台和ANEAT-Id®酵母展示平台,用於快速、有效率地篩選和開發新型免疫療法和抗體藥物。

  其中,進展最快的產品是AN2025 (buparlisib),一種泛磷酸肌醇3-激酶(「PI3K」)抑制劑,目前正在北美、歐洲、亞洲和南美的180多個地點進行III期、多區域、隨機、開放標籤臨床試驗,用於治療抗PD-1/PD-L1治療後的復發或轉移性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將在2023Q4完成患者入組。與license-out海外權益獲得首付款的主流創新藥出海方式不同,AN2025在全球開展考慮人種差異的多中心臨床,未來也有望在海外市場中獲得可觀收入。

  在競爭格局方面,由於阿斯特捷利康(63.17, -0.92, -1.44%) monalizumab的研發失敗,AN2025已成為全球唯一一個臨床第三期治療復發性或轉移性頭頸鱗癌的PD-(L)1。據稱,該適應症一旦獲得FDA批準,5年內該適應症全球範圍無競爭對手,可實現銷售額快速放量攀峰。

  據智通財經APP了解,PIK3CA突變是最常見的致癌突變類型之一。數據顯示,有13%的實體腫瘤患者都曾出現PIK3CA突變,在包括小細胞肺癌、三陰性乳癌等在內的難治腫瘤當中發生率尤其高。

  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是全球第七大常見惡性腫瘤,相較於乳癌、肺癌等高發生癌症,市場規模相對較小。有機構預計,2028年美國復發或轉移性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患者約18700人,全球7個主要市場(美國、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西班牙、日本) 患者總和將達到57800人。

  頭頸部鱗癌症狀存在隱匿性,難以早期發現,且現有治療局部晚期頭頸部鱗癌的標準治療為手術加放化療,單純放化療臨床預後不理想((36.96, -0.69, -1.83%)。復發或轉移性頭頸癌死亡率較高,5年存活率僅3.6%。除了PI3K抑制劑的標靶治療外,還存在免疫療法等新技術路線。

  此外,阿諾醫藥佈局了AN2025+AN0025(調節腫瘤微環境的EP4拮抗劑)+Atezolizumab二聯/三重聯合療法。目前三聯療法正處於劑量探索階段,預計下半年確定建議劑量。

  據智通財經APP了解,除AN2025、AN0025外,阿諾醫藥針對後線腫瘤的PD-L1 AN4005同樣將在今年下半年確認推薦劑量;候選藥物AN8025(多功能T細胞/APC調節劑)或於2024下半年提交IND申請;口服小分子Wnt路徑抑制劑AN1025、口服小分子泛KRAS抑制劑AN9025處於申報研究階段。


  小結

  10月以來,二級市場上醫藥生物板塊已回暖,受益於人口老化趨勢和醫藥的剛需屬性,醫藥賽道「長坡厚雪」優勢不改。但具體到投資層面,市場態度顯然更謹慎保守,更傾向未來績效確定性較高、商業化進展較快的企業。

  儘管阿諾醫藥在研發管線上具備一定的稀缺性和領先優勢,但細分賽道的天花板相對較低、市場空間不大,疊加藥物研發後續的審批和商業化仍存在不確定性,都使得公司估值承壓。

  比起業績,創新藥廠的估值更在於未來預期。考慮到阿諾醫藥目前所處的低估值位點,後續AN2025的商業化進展值得關注。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本人已盡告知讀者之義務!,且並無意違反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第40條所稱『以宣傳品、出版品、廣播、電視、電信、網際網路或其他方法,散布、傳送、刊登或張貼足以引誘、媒介、暗示或其他使兒童或少年有遭受第二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三款之虞之訊息』請讀者自重!本文為網路創作,與現實之人事物無關,內容如與現實雷同,純屬巧合!以上純屬夢境,一切都是假的,假如你以為是真的,建議去檢查視力,你眼睛業障太重
回覆 使用道具
S.O.H
高級版主 | 2023-11-14 06:07:07

感謝您分享有用資訊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