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3-11-18 08:54:01

211.jpg

明孝陵是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氏的合葬陵墓,也是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不過實際走訪就會發現「明」竟寫成了「眀」,民間甚至瘋傳是康熙刻意為之,暗諷大明王朝「有月無日」。事實上,「眀」是「明」的異體字,曾出現在許多古建築的匾額上;還有一說則是跟風水有關。

朱元璋的「明孝陵」被寫成「眀孝陵」,主要有3種說法,首先是清代統治者大興文字獄,為了避諱前朝國號,故意將「明」字寫成「眀」,以此諷刺大明王朝「有月無日」。不過從過往古建築的匾額上,不難發現有些寫的是「眀」,間接排除跟文字獄或是任何避諱有關。

第二個說法是「眀」為「明」的異體字,在古代兩者通用,明末前塘人田藝蘅說「古皆從日月作明,漢乃從目作眀」。再者,從眀字的演變過程可以看出,無論是明或眀,意思相通,最早是從「?朙字演化而來,根據《說文解字》記載,「朙,照也。從月從囧。」

還有一說是跟風水有關,古人認為「明」字屬陽,但陵墓屬陰,為了符合五行陰陽的法則,才會在明字加上一橫,變成「眀」,這樣陰陽就不會違背衝突。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