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3-11-29 09:58:14

211.jpg

明朝時航海業發達,宦官鄭和曾七度下西洋,歷時長達28年,航行至東海、南海、泰國灣等地,總航程達到7萬多海里,同時鄭和的船隊也帶了大量的青花瓷器,贈予或販售給行經的國家。然而海上隨時可能出現強風巨浪,鄭和的船隊是如何完好保存並運送這些脆弱易碎的青花瓷器?當時的副使洪保提出建議,在瓷器之間放入麥籽形成緩衝,避免瓷器因碰撞而碎裂。

鄭和下西洋時帶了大量的青花瓷器,跟隨「寶船」遠走四方,是船隊賜予行經國家最重要的賞賜品,同時也打通了海上的「絲綢之路」,成功促進瓷器的外銷,然而青花瓷器脆弱易碎,海上卻又容易出現強風巨浪,如果稍有碰撞,後果不堪設想。

為了完好地將這些青花瓷送到西洋諸國手中,副使洪保向鄭和提出了一個建議,可以在瓷器與瓷器之間放入麥籽,再用草繩將瓷器綑綁在一起,由於麥籽在潮濕環境中非常容易發芽,很快就能形成柔軟的緩衝,接著將瓷器放到陽光之下,綑綁的草繩曬乾後會變得緊縮,如此一來「外緊內柔」的包裝就完成了。

鄭和立刻採納洪保的建議,將數萬件青花瓷器帶往西洋,西洋各國的皇親貴族們紛紛拿出最寶貴的物品,例如犀牛角、象牙、雪柳、奇楠香等回贈給大明王朝的使團,如今600年過去,這些青花瓷器仍存在於世,近幾年來亞洲、非洲各國的考古成果中,經常出現青花瓷的身影,尤其是東非的索馬利亞、肯亞和坦尚尼亞,出土了大量傳世的明朝永樂青花瓷。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crocodile01 + 30

總評分: 名聲 + 4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