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4-1-18 11:05:06

211.jpg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古代中國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陸上商業貿易路線,由於路途遙遠,行經路線上設置了不少驛站,考古團隊在1990年針對其中一個大型驛站「懸泉置遺址」進行挖掘,發現一處掩埋廢棄物的垃圾場,未料裡面藏了許多珍貴文物,甚至出土了超過1.5萬枚的漢代竹簡。

甘肅省考古文物研究院於1990年開始挖掘懸泉置遺址,這裡是絲綢之路的大型驛站遺址,驛站的院子西牆外是專門用來填埋廢棄物的區域,考古專家們從這個漢代的垃圾堆出土了逾1.5萬枚的漢代竹簡,而整個遺址共出土了3.5萬餘枚漢簡,2.3萬餘枚為字簡。

在出土的竹簡中,《驛置道里簿》上記載了漢代武威、張掖(音同義)、酒泉3郡內的14個地名和里程,這些驛站精確地指出了絲綢之路在河西走廊的行進路線,且類似於懸泉置的驛站在敦煌郡有9個,它們由西到東排在300多公里的沙漠戈壁上。此外,《驛置道里簿》還可以與另一枚出土於內蒙古額齊納旗的竹簡《居延道里簿》銜接互補,勾勒出一條從長安出發到敦煌,絲綢之路東段完整的行進路線。

絲綢之路指的是從漢唐古都長安、洛陽出發,經過甘肅、新疆,抵達中亞、西亞、歐洲,並連結地中海各國的路上通道,因為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因而得名。而絲綢之路的東段在西漢時期由外交官張騫開闢,東漢時期由將領班超打通,最遠抵達敦煌的玉門關和陽關2個關口。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