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4-1-25 11:21:41

211.jpg

當進入行星、恆星內部等各種極高壓環境,物質會在原子層面發生變化,比如鈉從閃亮的灰色金屬轉變為透明玻璃狀絕緣體。最近,一項研究揭開這種特殊高壓現象背後的化學鍵結。

科學家正在回答很簡單的問題:為什麼鈉會成為絕緣體?元素和化合物在高壓力下如何表現?研究物質高壓中的變化,能讓我們更釐清恆星內部結構、行星磁場如何產生、恆星和行星如何演化等問題。

我們曾經認為材料在高壓條件下都是變成金屬,比如構成木星核心的金屬氫,但已故物理學家 Neil Ashcroft在 20 年前的論文發現,有些材料如:鈉,受高壓擠壓後實際上可從金屬變成不導電絕緣體或半導體,他們推測鈉的核心電子在極端壓力會彼此相互作用,也與外部價電子作用。

理論上講,高壓本質是將鈉的電子從原子中擠出到原子之間的空域,稱為電子化合物狀態(electride state),導致鈉從閃亮金屬變成透明絕緣體,但新的量子化學計算表明,電子化合物狀態的出現可以透過化學鍵解釋,而電子仍然是原子一部分。

研究人員指出,高壓導致電子在各自原子內佔據新的軌道,然後這些軌道相互重疊形成化學鍵,導致間隙區域出現局部電荷集中。

這項研究能幫助我們理解恆星、行星內部不斷增加的壓力如何重新排列材料原子結構,雖然我們很難進行複製木星深層大氣的實驗,但可以透過計算,在某些情況下以高科技雷射模擬這些條件。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