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4-2-13 09:22:04

211.jpg

春秋戰國時期群雄爭霸,最終由秦國稱霸六國、統一中原,大陸歷史作家指出,背後的原因除了秦軍勇猛善戰以外,還和秦國善於「積累財富」有關,儘管國家經濟和其他六國相比較不發達,卻靠著累積下來的龐大財力和土地戰勝六國。

與其他六國相比,秦國社會的經濟較不發達,物資的動員能力也比較弱,因為秦國大量的物資掌握在政權手裡,而通用的貨幣實際上類似於「國家債券」,比起其他物資在民的國家,儘管人民手上有再多貨幣,也無法對不存在的物資進行交易。

但為何秦國最後仍能稱霸六國、統一中原?秦國的優勢在於國家的組織體系屬於「積累型」體系,按照商鞅的說法為「入多出少」,也就是國家的收入必須大於支出,才能達成最終「富裕」的目的,所以秦國實行正向農業式積累,透過不斷耕種、積累財富,等到時機再一次性花出去,接著繼續用打下的土地耕種,接著下一輪的積累。

六國的經濟雖然相對發達,但地緣政治環境較為惡劣,導致幾乎每天都在打仗,因此就算物資動員的能力較強,甚至軍隊的實力比秦國還優秀,卻因為不斷戰爭的消耗,最終仍無法戰勝秦國。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crocodile01 + 30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4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