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弟華
威爾斯親王 | 2024-2-24 07:15:13

05:002024/02/24 中時新聞網 編輯、 邱怡萱 、文、財訊雙週刊、林宏達、馮欣仁

429338541_3692497921026807_1975917197306681027_n.png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等了36年,2023年時,台積電終於超越英特爾、三星電子,成為全球營收最高的半導體公司。(圖/財訊提供)

這一刻對台積電深具意義,因為營收是衡量一家半導體公司影響力的關鍵指標。雖然台積電在2017年時市值就曾超越英特爾,2021年時市值開始超越三星電子,但2021年時,台積電的營收仍小於以製造記憶體為主業的三星電子,也小於以製造處理器為主業的英特爾。

但到了2023年,事情不一樣了!台積電2023年全年營收站上693億美元(約合台幣2兆1千億元),英特爾同期營收為542億美元(約合台幣1兆6千8百億元),三星電子2月6日公布,2023年全年營收為258.94兆韓圜。

分析師估計,三星電子的半導體部門2023年營收約為509億美元(約合台幣1兆5千億元)。

台積電成為2023年全球營收最高的半導體公司,主要是因為這一年,包括台積電在內,所有公司都因為手機、筆電庫存水位高,總體經濟需求不振,地緣政治動盪等大環境影響,但台積電以純晶圓代工模式運行,客戶生產的產品種類相加,比三星和英特爾更廣。

相較之下,三星因為記憶體供過於求,營收大幅下滑,英特爾則受到AMD等競爭對手侵蝕資料中心市佔率,加上筆電和PC需求不振,英特爾銷售處理器為主的營收也難以大幅成長。

台積電從草創到世界第一之路,突顯商業模式的重要性。因為在90年代,由葛洛夫所領軍的英特爾叱吒半導體產業,以整合元件製造商模式(IDM)開創了微處理器的時代;更在1992年擊敗日本NEC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

然而,《財訊》雙週刊指出,1987年台積電正式成立,以晶圓代工模式進入全球半導體市場,雖然針對不同半導體製程進行研發,且每年大舉的資本支出投入研發與先進製程技術,但絕不推出自己的產品,專心服務客戶,和主要生產自有產品的IDM模式大不相同。

三星則相反,除了強攻記憶體製造,同時走上下游整合之路,從記憶體做到手機、電視,賣一次產品三星從零組件到整機都可以賺錢。但三星在晶圓代工業務遇到挑戰。雖然從李健熙時代就想要經營晶圓代工事業,儘管2014年三星曾經搶下蘋果訂單,但同樣一款iphone 6手機,搭載台積電版本晶片的iphone竟比三星版性能更加出色,讓蘋果最後將訂單轉向至台積電,從此蘋果都將晶片代工訂單獨家交給台積電。

文章來源:財訊雙週刊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華歌
回覆 使用道具
S.O.H
高級版主 | 2024-2-26 06:22:16

感謝您分享有用資訊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