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4615 | 回覆: 1 | 跳轉到指定樓層
4810t
威爾斯親王 | 2024-3-3 22:35:48

 當地時間2月29日,馬斯克向OpenAI提起訴訟,一封訴訟書提交給舊金山高等法院。

  OpenAI在註冊成立時簽署了一份《成立協議》,協議規定了公司應該作為非營利組織運營,以為人類社會開發AGI技術為宗旨,並保持開源開放的原則。基於這些條款,馬斯克與格雷戈里·布羅克曼(Gregory Brockman)和薩姆·奧爾特曼(Sam Altman)一起完成了OpenAI的初創。馬斯克認為現在的OpenAI違反了《成立協議》,因此有了本案的重要訴由之一。


(415.5, 1.86, 0.45%)

  訴訟書提到:「OpenAI已轉變為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微軟的事實上的閉源子公司。在其新董事會的領導下,它不僅正在開發而且實際上正在完善AGI,以實現微軟利潤最大化,而不是為了人類的利益。”

  馬斯克對OpenAI提出了包括違反合約、違反信託責任和不公平商業行為在內的索賠,並要求該公司恢復開源。OpenAI、布羅克曼和奧爾特曼三者都是本案的被告方,馬斯克請求頒布禁令,阻止被告以及微軟從OpenAI的通用人工智慧技術中獲利。對於審判後確定一般性的、補償性的和懲罰性賠償,馬斯克將向非營利組織或慈善機構捐款。

  此外,訴訟書描述了OpenAI成立的前後過程,尤其是馬斯克參與創辦和營運OpenAI的多年經歷,並勾勒出OpenAI發展至今的脈絡。本文根據訴訟書整理,其中事件和脈絡僅代表原告一方的說辭。



  AGI的威脅

  這次起訴被放到了人工智慧發展的範式轉變的大背景當中,並解釋了馬斯克對人工智慧擔憂的起因和長久以來的努力。

(138.08, -1.70, -1.22%)

  2013年底,馬斯克得知Google正計劃收購DeepMind,他對此深感憂慮。因為在一次與Google當時的執行長拉里·佩奇(Larry Page)的談話中,佩奇對人工智慧的危險漠不關心。

  為了防止DeepMind強大的技術落入Google之手,馬斯克和PayPal的聯合創始人盧克·諾塞克(Luke Nosek)計劃籌集資金收購DeepMind。兩人在一次長達一小時的電話會議中試圖說服哈薩比斯,但以失敗告終。

  2014年,Google收購了專注於深度學習的DeepMind。DeepMind最初的開發項目之一是AlphaZero,一種國際象棋演算法。除了遊戲規則,AlphaZero對其它知識一無所知,但經過「強化學習」訓練後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強的西洋棋系統。

  在DeepMind團隊的幫助下,Google迅速成為AGI競賽的領導者。馬斯克對此深感不安。他相信,在Google這樣一家封閉的營利公司手中,AGI對人類構成了嚴重的危險。訴訟書中提到,2014年,要在核心業務上與Google競爭已經很困難了。

  訴訟書強調,這並沒有阻止馬斯克繼續確保人工智慧安全發展的實踐。2015年,馬斯克與歐巴馬討論了人工智慧和人工智慧的安全問題,期間馬斯克解釋了人工智慧的危險,並倡導監管。「歐巴馬明白人工智慧的危險,但監管從未到來」。同一年,馬斯克認識了奧特曼。



  OpenAI成立前後

  奧爾特曼找到馬斯克,表示同樣對超級人工智慧(SMI)的威脅感到擔憂。訴訟書提到了奧爾特曼的原話,他認為:「超級人工智慧的發展可能是對人類持續存在的最大威脅。我認為還有其他威脅更會發生,但不太可能毀滅宇宙中的每個人類,然而超級人工智慧就可以做到這一點。」同年晚些時候,奧爾特曼向馬斯克建議聯手組建一個非營利人工智慧實驗室,用跟​​谷歌相反的方式,在AGI的競賽中趕上谷歌。

  2015年3月,在奧特曼的建議下,他與馬斯克著手準備一份緻美國政府的公開信,呼籲監管人工智慧,並聯繫人工智慧領域有影響力的人士共同署名。這一舉動引起了哈薩克的注意,2015年4月,哈薩比斯聯繫馬斯克確認了此事。五天之後,哈薩比斯宣布了谷歌DeepMind人工智慧倫理委員會的第一次會議,並邀請馬斯克作為委員會的成員主持。

  第一次會議之後,馬斯克意識到這個委員會只是一個試圖放慢人工智慧監管的幌子。馬斯克和奧特曼的公開信於2015年10月28日發出,簽名者超過11000人,包括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和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phen Wozniak)。

  OpenAI於2015年12月8日註冊成立,馬斯克和奧爾特曼被任命為OpenAI聯合主席,布羅克曼被任命為技術長。在註冊之前,一份《成立協議》被商定,協議規定這個新的實驗室將為了人類的利益發展AGI,將是非營利性的,而不是尋求股東利潤最大化的;將是開源的,只平衡對立的安全考慮,不會出於商業原因而將其技術封閉和保密。

  為了反映成立協議,馬斯克將這個人工智慧實驗室命名為「OpenAI」。同時,這份協議也被記錄進公司的註冊證書中。


  訴訟書中提到,奧爾特曼、布羅克曼和OpenAI在多個場合重申,馬斯克是創建OpenAI的推動力量,在最初的幾年中貢獻了公司的大部分資金,並為研究方向提供建議。最重要的是,馬斯克招募了一些世界領先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包括首席科學家伊利亞·薩特斯科弗(Ilya Sutskever)。

  訴訟書強調,如果沒有馬斯克的創始貢獻和早期領導,就不會有OpenAI公司。當時GoogleDeepMind不斷地在招聘,並提供了豐厚薪酬,「因此為OpenAI招募員工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在馬斯克的努力下,OpenAI從谷歌挖來了科學家伊利亞。這一舉動引起了Google反擊,Google開始向OpenAI新員工提出了越來越豐厚的還價。

  這時候,馬斯克認為需要重新考慮現有員工的薪水,「要嘛我們找到世界上最好的人,要嘛我們就會被DeepMind打敗。只要能培養出王牌天才,我無所謂。DeepMind給我帶來了極大的精神壓力,如果他們贏了,這將是真正的壞消息。他們顯然正在取得重大進展,鑑於那裡的人才水平,取得進展是理所當然的。”

  根據訴訟書,馬斯克在2016年向OpenAI捐贈了超過1500萬美元,在2017年捐贈了近2000萬美元,兩次都超過任何其他捐贈者。2016年至2020年9月期間,馬斯克共向OpenAI捐贈了超過4,400萬美元。

  此外,馬斯克還透過Musk Industries公司租賃了OpenAI在舊金山先鋒大廈的辦公空間,並支付了每月租金。這段時間,馬斯克定期訪問OpenAI,出席了重要的里程碑活動,例如2016年向OpenAI捐贈第一台DGX-1 AI超級電腦。

  2017年,布羅克曼等人建議將OpenAI從一個非營利組織轉變為一個獲利機構。經過幾週的溝通,馬斯克表示他只為一家非營利組織提供資助,而不是給新創公司免費資金。溝通以布羅克曼等人承諾繼續維持OpenAI非營利結構而告終。

  2018年2月21日,馬斯克辭去OpenAI聯席董事長職務,但仍在當年捐贈了約350萬美元。

  2019年3月11日,OpenAI宣布將創建一個營利性子公司OpenAI LP,消息公佈後,馬斯克聯繫奧爾特曼,要求他「明確表示我在OpenAI的營利性部門中沒有經濟利益。」當年,馬斯克額外捐贈了348萬美元。


  OpenAI從開源到閉源

  OpenAI最初的工作很大程度上遵循了DeepMind的腳步,使用強化學習玩遊戲。然而,OpenAI不是玩下棋,而是玩一款策略遊戲Dota 2。OpenAI團隊建立了一個模型,用這個模型擊敗了衛冕世界冠軍團隊,展示了「自我對弈」強化學習可以在困難的任務上取得超人的表現。

  同時,Google創建了一種名為「Transformers」的演算法來解決深度學習在理解長文本序列時面臨的許多問題。OpenAI的研究人員發現,Transformers演算法可以在沒有預先訓練的情況下執行許多自然語言任務。更令人吃驚的是,透過使用Transformer架構,一個預先訓練的深度神經網路可以產生新的文字。

  2018年1月,OpenAI發布了GPT的原始碼和訓練模型,同時發布了一篇描述該模型及其功能的詳細論文。

  2019年,OpenAI發布了GPT-2,同樣有一份詳細的論文描述了這個模型。在發布GPT-2的同時,OpenAI也發布了由OpenAI科學家以及獨立社會和技術科學家共同撰寫的詳細論文,論文解釋了公開發布模型而不是封閉模型所帶來的諸多好處。

  2020年,OpenAI發布了其模型的第三個版本GPT-3,同時宣布將公開完整的研究論文供其他開發該模型的人借鑒。訴訟書中提到,GPT-3打開了一條通往生成式人工智慧的道路,但這條路後來被戲劇性地改變了。

  2020年9月22日,OpenAI與微軟達成協議,向微軟獨家授權其GPT-3模型。不過,微軟的授權只適用於OpenAI的前AGI(pre-AGI)技術,微軟並沒有獲得AGI的任何權利。

  2023年3月14日,OpenAI發布了新一代模型GPT-4。GPT-4是一個完全封閉的模型,OpenAI未發表任何描述其內部設計的論文。

  GPT-4的發布是一個標誌,根據訴訟書,馬斯克認為奧爾特曼使OpenAI從根本上背離了其最初的使命和向公眾提供其技術和知識的歷史慣例。GPT-4的內部設計完全保密,「這種保密主要是出於商業考慮,而非安全考量」。

  此外,身為原告的馬斯克認為GPT-4是一種AGI演算法,確定不屬於微軟在2020年9月與OpenAI簽訂的獨家授權範圍。但「GPT-4現在實際上是微軟的專有演算法,它已經整合到Office軟體套件中」。訴訟書引用微軟研究員的公開表示,「鑑於GPT-4功能的廣度和深度,我們合理認為,可以將其視為通用人工智慧系統的早期版本」。

  GPT-4是否已達到AGI的門檻將是這場訴訟的關鍵。


  再提「宮鬥」鬧劇

  由於微軟只對OpenAI的某些前AGI技術擁有權利,董事會對OpenAI是否達到AGI水準的決定將是雙方合作的關鍵。訴訟書中提到,但「在一系列令人震驚的發展中,大多數OpenAI的董事會被迫在2023年11月22日辭職,而他們的替代者,是由奧爾特曼和微軟精心挑選的」。

  2023年11月17日,OpenAI董事會解雇了奧爾特曼,原因是“他沒有始終如一地坦誠面對董事會”,“對他繼續領導OpenAI的能力失去了信心”。訴訟書中提到,在接下來幾天的發展中,奧爾特曼、布羅克曼與微軟聯手,利用微軟對OpenAI的巨大影響力,迫使OpenAI董事會大多數成員辭職。

  奧爾特曼於11月21日重返OpenAI,新的董事會成員由奧爾特曼親自挑選,並得到了微軟的支持。訴訟書裡寫到:“OpenAI公司曾經精心設計的非營利組織結構被一個純粹以利潤為導向的CEO和一個在AGI和Al公共政策方面專業水平較低的董事會所取代”,“新的董事會成員缺乏人工智慧專業知識,甚至根本不具備獨立判斷OpenAI是否以及何時達到AGI的能力,因此也不具備獨立判斷OpenAI開發的演算法是否超出與微軟合作的許可範圍的能力」。

  訴訟書引述新聞報道稱,奧爾特曼被解僱的部分原因是OpenAI在AGI方面的突破。OpenAI董事會成員和執行官在安全問題和下一代演算法Q-Star帶來的潛在威脅方面存在分歧。根據報道,幾位OpenAI工作人員曾寫了一封關於Q-Star潛在力量的警告信,Q-Star可能是OpenAI開發AGI的一個更清晰的例證。

  訴訟書提到了這場鬧劇中的另外兩個人,微軟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和OpenAI原董事會成員海倫·托納(Helen Toner)。

  根據訴訟書裡的描述,微軟相信,透過其對OpenAI的大量所有權,如果OpenAI不復存在,它可能會完全剝奪該公司的研究成果。在奧爾特曼先生被解僱後不久的一次採訪中,納德拉先生表示:“我們對自己的能力非常有信心。我們擁有所有的知識產權和所有的能力。”


  按照訴訟書的描述,微軟從未放棄確保奧爾特曼恢復OpenAI職位的計劃,在奧爾特曼被解僱後的幾天裡,OpenAI的董事會面臨著來自律師和包括微軟在內的大股東的壓力越來越大,他們被要求恢復奧特曼的職位。

  訴訟書提到,托納女士是恢復奧特曼職務的特別目標。在這段期間,OpenAI的一名律師告訴托納,如果OpenAI因為奧爾特曼的解僱而破產,她和董事會可能會面臨索賠,因為他們對投資者負有信託責任。

  托納將律師的警告行為描述為一種恐嚇策略,因為OpenAI董事會從未對投資者負有信託責任,即使是旗下的營利公司,所有投資者都被告知,公司對其使命的責任優先於對其投資者的責任。

  微軟曾承諾向OpenAI提供100億美元投資,在鬧劇發生時,微軟只支付了一小部分。這讓微軟對「獨立」的非營利組織董事會擁有了巨大的影響力。此外,如果微軟拒絕提供OpenAI所依賴的雲端運算系統,OpenAI將喪失能力。

  訴訟書總結稱,經過2023年的這些事件,現在的OpenAI基本上完全顛覆了公司成立時的協議。OpenAI已經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微軟的一個閉源子公司。在新董事會的領導下,該公司不僅在開發,而且實際上正在改進AGI,以使微軟的利潤最大化。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起訴之前,《華爾街日報》的報道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在審查包括奧爾特曼在內的OpenAI現任和前任官員、董事的內部通訊,並於去年12月向OpenAI發出了傳票。這次調查針對OpenAI的「宮鬥」鬧劇,SEC認為其中有誤導投資者的嫌疑。如果馬斯克起訴OpenAI的案件一經審理,可以預見,這事件的更多細節將會被公佈出來。

  另外,訴訟主張司法認定GPT-4構成通用人工智慧,將成為雙方爭論的焦點,在這個過程中,OpenAI和GPT-4將不可避免地被揭開面紗。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本人已盡告知讀者之義務!,且並無意違反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第40條所稱『以宣傳品、出版品、廣播、電視、電信、網際網路或其他方法,散布、傳送、刊登或張貼足以引誘、媒介、暗示或其他使兒童或少年有遭受第二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三款之虞之訊息』請讀者自重!本文為網路創作,與現實之人事物無關,內容如與現實雷同,純屬巧合!以上純屬夢境,一切都是假的,假如你以為是真的,建議去檢查視力,你眼睛業障太重
回覆 使用道具
S.O.H
高級版主 | 2024-3-5 05:54:36

感謝您分享有用資訊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4810t + 21 我很認同+1

總評分: 名聲 + 21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