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4-5-26 08:48:24

211.jpg

自天文學家開始研究太陽磁場以來,其起源點一直籠罩在迷霧中,這個謎團最近有了重大進展。新研究發現,太陽磁場起源並不像過去認為位於太陽深處,而是源自太陽表面最外層電漿不穩定性,深度僅 32,000 公里。

太陽是一顆巨大的電漿球,帶電離子在旋轉過程中產生強大磁場,翻滾流動的電漿區域被稱為對流區,涵蓋太陽半徑三分之一──自表面向核心延伸約 200,000 公里。

由於磁力線不能相互交叉,因此這些磁場有時會「打結」,從而將稱為太陽閃焰、日冕物質拋射(CME)的巨量物質噴到太空,如果指向地球,可能引起強烈地磁風暴。

但研究人員其實不確定太陽大部分磁場確切來源,太陽對流區的電漿攪動會扭曲太陽磁場線,使其看起來像一碗麵條,但太陽活動又存在約 11 年的規律週期,究竟它如何辦到既狂野又守秩序?

先前曾嘗試以電腦 3D 模擬繪製太陽電漿流動,只是模型往往過於簡單,不符合更複雜、更難觀察的太陽內部,所得結果也因此不如實際觀測。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轉而使用日震學領域數據:利用太陽表面振動來推斷內部結構,依此建立的新模型表明,穿過太陽表面頂部 5~10% 的電漿流變化,與我們從外部看到的太陽黑子活動最接近。

若換將太陽深層建模為磁場源,情況就會變混亂,導致太陽黑子聚集在太陽兩極而非赤道,與當前已知數據不匹配。

這說明太陽黑子、閃焰可能是淺層磁場產物,而非源自太陽深層磁場。我們對太陽活動週期知之甚少,但該週期某種程度與太陽磁場有關,了解其起源會是科學家弄清驅動太陽週期的關鍵,若研究方向正確,這項發現能讓科學家更好預測太陽耀斑與風暴。

新論文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att007 + 30 感謝分享~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19830523 + 30 + 3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7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att007
王室 | 2024-5-30 19:50:29

感覺好像太陽著火了一樣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372700 + 30
180124 + 30
270055 + 30

總評分: 名聲 + 9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4-5-30 21:30:04

att007 發表於 2024-5-30 19:50
感覺好像太陽著火了一樣

前一陣子的太陽風暴,就毀掉了很多電子設備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