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4-6-12 08:53:56

211.jpg

距離最遙遠的星系紀錄再度被韋伯望遠鏡自己刷新,大爆炸後不到 3 億年,一個名為 JADES-GS-z14-0 的星系已然形成,取代韋伯望遠鏡於 2022 年發現上一個最遠星系紀錄保持者 JADES-GS-z13-0,讓我們得以一窺宇宙年輕景象。

大爆炸後 5,000 萬~10 億年這段時期被稱為宇宙黎明,宇宙第一批恆星、黑洞、星系於此時形成,隨著時間推移和宇宙膨脹,來自這些遙遠天體的光穿越太空也被拉伸至更長波長,韋伯望遠鏡便專門為觀察此類紅外光而設計。透過觀察這些遙遠星系,能為早期宇宙的氣體、恆星、黑洞變化方式提供重要見解。

2023 年 10 月與 2024 年 1 月,一個國際天文團隊利用韋伯望遠鏡近紅外光譜儀(NIRSpec)得到破紀錄的光譜數據,似乎顯示 2 個星系紅移均超過 14;進一步利用韋伯望遠鏡近紅外相機(NIRCam)成像後,天文學家確定星系 JADES-GS-z14-0 紅移為14.32(+0.08/-0.20),一舉成為目前最遙遠星系記錄之冠,出現於大爆炸後 2.9 億年;另一個星系 JADES-GS-z14-1 則成為目前距離第 2 遠的星系。

此前最遙遠的星系為紅移 13.2 的 JADES-GS-z13-0,存在於大爆炸後 4 億年。

令人驚訝的是,JADES-GS-z14-0 星系不只距離遠還出奇明亮,影像結果表明光源直徑超過 1,600 光年,韋伯望遠鏡看到的光主要來自年輕恆星,而不是正在成長的超大質量黑洞輻射,這種亮度更說明該星系質量達太陽數億倍。

另一個驚人收穫是在 JADES-GS-z14-0 星系發現氧原子,這種比氫、氦還重的元素來自恆星爆炸,這回從 JADES-GS-z14-0 觀測到氧,說明該星系內部至少已有一群恆星誕生且死亡。

宇宙如何在不到 3 億年的時間內形成如此明亮又巨大的星系?所有觀測結果都告訴我們JADES-GS-z14-0 與理論、電腦模擬預測的早期宇宙星系類型不同,但我們現在知道,早期宇宙的星系形成非常迅速且猛烈。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att007 + 30 感謝分享~
crocodile01 + 30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7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att007
王室 | 2024-6-14 14:32:15

不到 3 億年

人類都不知道輪迴幾千、幾萬世了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372700 + 30
180124 + 30
270055 + 30

總評分: 名聲 + 10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4-6-14 19:03:10

att007 發表於 2024-6-14 14:32
人類都不知道輪迴幾千、幾萬世了

人類的文明和宇宙相比是微不足道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