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Yoshi🟦
威爾斯親王 | 2024-6-16 03:51:49

4706717_1_1.jpg
澳洲出土的翼龍Haliskia peterseni化石,1億年前翱翔天空模擬圖。(路透)

2024/06/16 01:42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澳洲研究人員在澳洲昆士蘭州,發現一種生活在1億多年前的新品種翼龍化石,有著巨大的上下顎和滿口尖銳的牙齒,利於撕咬魚類和其他海洋獵物,這也是目前為止,在澳洲所發現保存最完整的翼龍化石。

《路透》14日報導,這種會飛的爬行動物名為Haliskia peterseni,翼展長4.6公尺,白堊紀時期翱翔在橫跨現為澳洲的內海「伊羅曼加海(Eromanga Sea)」上的天空,與恐龍和多種不同的海洋爬行動物並存,其生活年代比2019年發現、與其血緣最近的澳洲翼龍「鐵翼龍(Ferrodraco)」,還早了約500萬年。

Haliskia意思是「海幽靈」,這種翼龍出現在天空或許是種可怕的景象。這份12日在國際期刊《科學報導(Scientific Reports)》發表的研究報告第一作者、澳洲科廷大學古生物學博士生潘特蘭(Adele Pentland)說,「在這種翼龍生存的年代,伊羅曼加海是一片龐大的內陸海,覆蓋大部分的澳洲,但如今這兩者都已消失,而從該地區發現的化石,存有這兩者曾經存在的證據」。

翼龍的骨架脆弱不易化石化,Haliskia翼龍死後,身體埋入伊羅曼加海底的沈積物,使其得以形成化石。研究人員發現Haliskia翼龍22%的骨架,包括完整的下顎、上顎尖端、喉骨、43顆牙齒、脊椎、肋骨和雙翼的骨頭,以及其中一隻腿的部分骨骼,尤其薄如一根義大利細麵條的喉骨能夠保存完整,令研究人員感到驚訝。

研究根據喉骨相對於下顎長度,推測牠有一條肌肉發達的舌頭。潘特蘭說,「許多其他種翼龍,喉骨是下顎長度的30%或60%,Haliskia是70%,這表示牠在獵食魚類、頭足綱動物時或許有優勢,能把獵物活生生困在上下顎中」。

翼龍佔據多種不同生態棲位,小型的以昆蟲為食,也有食魚性、食腐性,但在6600萬年前,小行星撞地球引發的物種大滅絕事件中,與恐龍一起滅絕了。

潘特蘭指出,對Haliskia翼龍的認識,可更了解恐龍稱霸地球陸地的中生代時期,澳洲的生命樣貌,「這項發現具有重要性,因為多年來一直認為澳洲少有恐龍時期的化石」。

新聞來源:出處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目前正在努力申請「好市民」勳章,請各位看到發帖內容不錯並想要給予支持,歡迎來到【My House】賞我一顆❤️以示鼓勵。謝謝!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