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4-7-4 08:10:09

211.jpg

古代嬪妃的工作就是侍奉皇帝,為皇家綿延子嗣。為了得到皇帝的寵幸,後宮鬥爭激烈,可說是費盡心思,如果有幸被皇帝寵幸,碰巧遇到月經來了,該如何是好?直接拒絕恐引起龍顏大怒,順從皇帝後果只會更為嚴重,因為在古代,女子的經血被看成是不祥之兆,一旦被皇帝接觸,隨時會引來殺身之禍,甚至危及整個家族。

雖然漢景帝時期,他寵愛的程姬被召侍寢時正逢月事,將貼身丫環喬裝成自己送上龍床,後來丫環生的龍子劉發六世孫劉秀,還成為東漢的開國皇帝,不過程姬這種「狸貓換太子」的方法並不提倡,因為一個不察便會引來欺君之罪。

其實漢朝時期針對妃嬪月事來臨也有相應的處理方法,剛進宮的妃子便會被分發下去一金一銀兩個戒指,平時身體並無不妥,妃嬪們便將銀戒指戴在右手手指上;倘若來了月事,妃嬪們便要摘下銀戒指,將金戒指佩戴於左手手指上。這樣,掌事姑姑們看到便立刻心領神會,那幾天就不會安排這個妃嬪侍寢,據說,漢朝時妃嬪們還會在臉上描紅,用來提醒皇帝自己的月事到來,無法侍寢。

至於大唐盛世雖然沿襲前朝,嬪妃用相似方法提醒皇帝月事來了,但皇帝日理萬機,有時候不免沒注意到,一位知書達禮的嬪妃於是寫了一封「告罪」密信給皇帝,她先是表達對皇帝寵愛的感激之情,隨後解釋了自己無法侍寢的緣由,皇帝不但沒有生氣,還賞賜不少補品給她。此後其他妃嬪便紛紛效仿,這也就成了唐朝獨特的避免月事侍寢的方法。

再到後來的五代十國,不同王朝的妃嬪們也有不同的方法來提醒皇帝月事來臨。有在宮中高高掛起紅燈籠的,也有手帶紅色手鍊的等等,但都有著一個相同之處,那便是皆用紅色來示警。紅色鮮豔引人注目,同時也像徵了經血的顏色,提醒帝王們不要沾染象徵「不詳」的經血。到了明清時期,皇宮中的各項制度愈加完善,門掌管妃嬪侍寢的「敬事房」便誕生了。

敬事房由太監掌管,宮中每位嬪妃都被記錄在冊,敬事房會一一為她們製作「綠頭牌」,到了固定時刻,掌事太監便端著妃嬪們的「綠頭牌」來到皇帝面前,供他選擇侍寢的嬪妃。倘若妃嬪們來了月事,只要告知敬事房,負責的太監便會第一時間撤下她的牌子,皇帝自然不會召幸她。相較於之前朝代的方法,敬事房的存在完美避開了妃嬪月事來臨卻被要求侍寢的尷尬。

但敬事房的存在也帶來不少問題,妃嬪們需要賄賂敬事房的太監們,才能讓對方將自己的牌子放在前面,而那些沒有錢財賄賂太監的妃嬪,只能坐冷板凳,被其他綠頭牌壓在下面,除非皇帝突然想到,否則很難侍寢。同時敬事房的出現,也增加了妃嬪們爭寵的手段,讓後宮爭鬥越演越烈,只要敬事房太監隨便給妃嬪們報一個生病的理由,便能堂而皇之撤下其綠頭牌,讓妃嬪們有苦難言。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att007 + 30 感謝分享~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4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att007
王室 | 2024-7-4 15:31:43

既期待皇帝寵幸,又怕時機不對,真折磨人吶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372700 + 30
180124 + 30
270055 + 30

總評分: 名聲 + 10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4-7-4 16:23:30

att007 發表於 2024-7-4 15:31
既期待皇帝寵幸,又怕時機不對,真折磨人吶

就是因為這樣,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