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最後由 calwen125 於 2024-7-24 22:08 編輯
賺錢容易嗎?
這應該是人類有"商業模式"時就有的想法.
我個人的想法是與其去想賺錢容易嗎?
不如去想你是適合什麼樣的賺錢方式?
我是從這個想法出發的:
低等賺錢方式人力賺錢,中等賺錢方式用錢賺錢,高等賺錢方式用人賺錢.
當然的等級越高的賺錢方式風險越大,風險越大報酬當然也越大.
人們應該去思考,你適合哪一類?
基本上需要考慮的是你能承擔多少風險?
能有承擔多少風險的本錢?
能夠在承擔多少風險時,而陷入不理智思考?
人力賺錢方式真的是低等的嗎?
其實只是一種說法,就是靠時間在賺錢的人,
當然你有某種能力是非常獨特性和高市場接受度,
那麼你賺的錢也不會太少,而且風險非常低,
防疫期間曾經有一年,聯詠最高薪的幾個工程師,月薪加上公司分紅薪水當年度破千萬,
當然這是少數幾個人,但是這樣的年薪勝過多少投資者和小企業.
用錢賺錢帶入的風險就增加了,
市場的敏銳度和選擇投資標的物的眼光是很重要的,
當然你也要思考口袋的深度才能進場,
口袋深度不夠就算你有一個能有數倍利得的標的,也只能望洋興嘆,
或與你會說我可以貸款投資啊!
重點是貸款銀行會核款多少?而你面對風險你又能有多大的承受度?
你的承受度能讓你承受到獲利的時刻嗎?
用人賺錢的風險最大,投資也是最大,
這些有用錢賺錢的思考方面,
再來你還需要選擇對替你執行的人,
就像上述的千萬年薪的聯詠工程師,
某些程度上他們每一個人替公司帶來的利得絕對在數倍以上,
公司才能給他們這麼高的薪水,
當然人技術過關了,人心你要怎麼留?給錢?給環境?或是其他方式?更是考驗老闆的心?
寫了一堆說說些現實的,個人目前的心得,
目前台灣市場正處於經濟高速發展的狀況,高速發展的後果就是通膨會變嚴重,
通膨嚴重帶來的就是薪水成長幅度被嚴重打壓,
但是換個思考方式,市場上只要你肯做,能夠兼職賺錢的機率增加了.
再來就是投資利得的風險降低了,只要你肯做功課去收集資料,基本上就有獲利的機率.
投資別太過於道聽塗說,這就很容易去當接盤俠,
也就是常聽到的,我第一次買股票的時候就賠錢,這就是標準的跟風不做功課的人,
說說一個自己的投標,目前最夯的輝達,
我大約是去年進場的,當時存了一筆錢想換車,(買車我都是無貸款,無貸款還可以殺價更多)
輝達我從大約US:200左右聽到消息的,但是我收集的數據不多,導致我一職沒有進場,
一直到三星公佈了AI手機後,我覺得這市場會大增,因此才進場,當時大約US:650上下,
我將買車的錢進場買輝達,(我準備買150以下的國產車,大約US:45000左右)
當時買了50股輝達和另外一家AR大廠,(分散投資)
目前預計明年賺的應該可以提出來買原本想買的車子了,而本錢繼續下個投資.
全部利得目前已經快翻倍了!不過還想再等等...(別問我投資,我不是專家,我自己賠了是自己的事,不想害人)
基本上我的思考模式是經過民國90年後的平緩期,加上聽過長輩說的75年~90年經濟起飛和崩壞期,綜合考慮出來的,
所以我的投資相對保守,屬於低風險低投報的,這次投報這麼高只能說是"狗屎運".
當然另外一方面還有一份正職工作,投資只是改善生活.
這張圖代表著我的生活心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