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4-7-25 09:07:10

211.jpg

現代不少學生、上班族為了「早八」的課堂、工作而痛苦不已,而古人也同樣討厭「早八」。明朝每天早上都有例行的早朝,大臣必須趕在天亮前於宮城外集合,和皇帝一起花好幾個小時處理政務,不過到了中後期,早朝逐漸形式化,不少大臣乘機「請假翹班」,某次早朝的缺勤人數竟高達1160人。

明朝的朝會制度從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就確定下來,包含具有禮儀性質的大朝會、每天固定的早朝和緊急、突發性質的晚朝,而早朝屬於例行性會議,皇帝會在現場對朝臣的提案、疑問做出答覆;朱元璋時期的早朝地點在奉天門,幾千名官員在天亮前必須到宮城外等待,門開啟後在相繼入宮;朝會上,各部府上奏,由皇帝進行裁決,會後各部門再按照皇帝的意思辦理文書。

早朝不但要求早起,在會議上還必須動腦,對皇帝和大臣來說都是很大的壓力,明初2位皇帝壽命較長,兒子年齡較大,有工作壓力可以轉移給兒子分擔,勉強能應付早朝,但到了宣德十年(西元1435年),9歲的明英宗朱祁鎮繼位,過往的形式就不能再實行。

為了延續「早朝傳統」,大學士「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對御門聽政的流程進行調整,首先縮減早朝的議題數量,每次不能超過8件,且各部門要提早上報事務,並和內閣溝通解決方案,皇帝在朝堂的回答也必須盡量從簡,經歷憲宗、武宗,到明神宗萬曆登基時,早朝基本上已經變得形式化了。

早朝形式化對於大臣而言,每天花幾個小時上朝,實在是浪費生命,因此參加早朝的人越來越少,弘治十五年(西元1502年)八月十二日,早朝缺勤人數竟達到1160人,大臣請假的理由也五花八門,除了常見的公差、病假以外,還有人長時間稱病而不上朝。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att007 + 30 感謝分享~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4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att007
王室 | 2024-7-25 10:29:15

蛤!有1千多人上早朝啊?
影視劇大都只拍站在大殿的官員
再加上站在殿外的居然有1千多人啊

可見影視劇偷工減料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372700 + 30
180124 + 30
270055 + 30

總評分: 名聲 + 10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4-7-25 11:33:00

att007 發表於 2024-7-25 10:29
蛤!有1千多人上早朝啊?
影視劇大都只拍站在大殿的官員
再加上站在殿外的居然有1千多人啊

我也看了這篇文章才知道原來有上千人參加早朝。

也古裝劇要找1000多臨時演員也很困難,服裝費就壓垮了。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