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獵風騎士
威爾斯親王 | 2024-8-13 14:16:14


小行星並非形單影隻,蓋亞太空望遠境發現數百「星際伴侶」。示意圖。(路透資料照)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浩瀚宇宙中,小行星並非總是形單影隻,許多小行星擁有自己的衛星,形成雙小行星系統。美國科學新聞網站《科學警報》(ScienceAlert)8月11日報導,歐洲太空總署(ESA)的蓋亞太空望遠鏡(Gaia)以其精準的天體測量能力,揭開了太陽系中隱藏的「小行星衛星」的神秘面紗。

蓋亞任務最初的目標是繪製銀河系中數十億顆恆星的精確位置和運動軌跡,但其敏銳的「眼睛」也能捕捉到太陽系內小行星的微小變化。根據任務第3批釋出的數據,蓋亞新發現了352顆小行星衛星,這意味著太陽系中已知的雙小行星系統數量將近翻倍。

報導指出,過去,受限於觀測技術,天文學家僅發現了少數幾百個雙小行星系統。而蓋亞太空望遠鏡的觀測數據表明,這些擁有「小跟班」的小行星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為普遍。

蓋亞太空望遠鏡的成功秘訣在於其強大的天體測量能力。天體測量學精確地測量天體的位置和運動,雖然看似枯燥,卻是天文學的基石,如同蓋房子需要精準的測量才能穩固。蓋亞能夠捕捉到恆星位置的微小變化,進而推斷出是否有行星圍繞其運行,同樣的,它也能偵測到小行星因衛星引力造成的微小晃動,從而發現這些隱藏的「小跟班」。

法國蔚藍海岸天文台(Observatoire de la Côte d'Azur)的利伯拉托(Luana Liberato)是這項新研究的主要作者,她表示:「雙小行星很難被發現,因為它們大多數都很小,而且距離我們很遠。這次的發現表明,還有許多小行星衛星在那裡等待我們去發現。」

小行星是太陽系形成過程中遺留下來的物質,它們如同時間膠囊,保存著早期太陽系的珍貴訊息。透過研究小行星的成分和分佈,科學家可以拼湊出太陽系形成的歷史。而雙小行星系統的存在,則為小行星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更多線索。

目前,關於雙小行星系統的形成有多種理論,其中一種認為,它們可能是在小行星遭受撞擊後,碎片重新聚集而成的。另一種理論認為,它們可能是由較大的天體(例如衛星)在引力作用下解體而形成的。蓋亞的觀測數據將有助於科學家驗證這些理論,並揭開雙小行星系統形成的神秘面紗。

報導提到,蓋亞太空望遠鏡任務的持續觀測,以及未來其他望遠鏡的加入,將為我們揭示更多關於小行星、它們的衛星以及太陽系演化的奧秘。這些來自宇宙深處的訊息,將幫助我們更滲入理解地球和生命的起源,以及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


蓋亞(Gaia)是歐洲太空總署(ESA)所屬太空望遠鏡,主要任務是建立高解析銀河系三維星圖,並觀測恆星運動方向,進而了解銀河系的形成與演化。(取自ESA專頁)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幫個忙進去點個愛心吧~~終極人氣達人拜託了~~小弟我目前缺愛心
可以直接按→https://www.jkforum.net/thread-10387411-1-1.html ←可以直接按

幫個忙進去點個愛心吧~~終極人氣達人拜託了~~小弟我目前缺愛心
可以直接按→https://www.jkforum.net/thread-10387411-1-1.html ←可以直接按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