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244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銀色戰車
副站長 | 2010-12-9 14:44:12


文/張維
Fiat 沒有義大利更好?!
Change or Go!New Fiat S.p.A.的挑戰
義大利Fiat CEO馬契歐尼有「Guts」?近期,他要義大利汽車廠及工會們做出下列二擇一決定:「改變勞工協議」,否則「Fiat產地遠離義大利」(「Change or Go!」)。
義大利Fiat汽車集團,想要脫離義大利?又為何選擇此刻,做出這樣的宣告?據「AutonewsEurope」2010年10月24日報導指出,義大利Fiat汽車集團(Fiat S.p.A.)CEO Serigio Marchionne在義大利電視節目中說:「如果沒有虧錢的義大利汽車廠,Fiat S.p.A.今天的表現會更好。」
Fabbrica Italia計畫、提升勞工效能
據指出,馬契歐尼近期提出一個「Fabbrica Italia(Factory Italy)計畫」,希望義大利汽車廠的勞工契約,可以做一修正。仿效美國Chrysler汽車集團,更具彈性,以改善目前產能過剩,工廠經營虧損的現況。
據馬契歐尼說:根據統計,義大利的勞工效能在139個國家中排名第118。而且,目前Fiat 5座義大利汽車廠,沒有一家可以與波蘭廠的效能相比。馬契歐尼認為,減產不是解決汽車廠經營不彰問題的好方法,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因為汽車廠產出效能不彰、沒有全球競爭力的問題。如果義大利廠的產出效能,可與鄰近國家汽車廠競爭,他說,義大利汽車廠的產出量必然比現在更大,員工薪資也受惠。
他積極的向Naples附近的Pomigloano D’Arco廠的工會代表勸說改變勞工協議的好處。也提出一個回饋方案,如果勞工契約得以修正,Fiat將引進原本在波蘭量產的New Panda轎車帶回到義大利Pomigloano D’Arco廠生產,Panta 2009年產約28萬部。
他並預計在2014年時,義大利汽車產出量可達140萬部,其中100萬部出口。將比2009年的約78萬部,增加80%,因此,為了增產,將再投資義大利5座汽車廠約200億歐元等。不過,至今(2010)年11月初截稿前的消息指出,義大利廠的工會代表反對聲浪仍大。馬契歐尼為了修改新的勞工協議,也順勢延後了New Panda的投資及上市計畫。據說新車將延後半年,可能後(2012)年1月才上市。

Panda自2003年第三季開始在Fiat Tychy廠量產後,成為Fiat歐市反敗為勝的主要車款,Fiat波蘭廠已是歐洲最先進的汽車廠之一,Fiat義大利廠相形見絀。
沉重負擔成「走出義大利」的契機
據了解,西歐汽車工業發展百餘年,至今最令汽車集團頭痛的,莫過於西歐汽車廠產地勞工薪資過高、工會強硬。景氣不佳時,汽車集團不易裁員減產或關廠。據悉,保障汽車廠員工就業問題,也是政治人物重要票源。因此,西歐各國政府多以資金貸款紓困及補助購車款等方式,成為長期對策,汽車廠漸漸成為西歐汽車集團沉重負擔。
像去(2009)年美國GM旗下德國Opel汽車廠曾經待價而沽時,德國梅克爾政府曾為了促成俄國Gaz汽車廠購入,以保障德國Opel汽車廠及就業,願意提供可觀的貸款資金奧援。如去年西歐包括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各國政府為了拯救汽車市場受到美國金融風暴不景氣的吹襲,紛紛推出老車換新車補助購車優惠方案。
但是,政府購車補助方案有到期日,終究不是改善產能過剩、員工過多、薪資過高等問題的最適辦法。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馬契歐尼分析指出,目前全球汽車工業可以產出約9400萬部轎車,比實際銷售多了3000萬餘部,而產能過剩最嚴重的就是歐洲。像德國,自二次大戰後,好像便沒有關閉任何一家汽車廠。
而汽車產能過剩、造成汽車廠的虧損問題,已提早爆發在美國3家汽車集團身上。美國汽車市場及美國3家汽車集團受到美國金融風暴的衝擊,瀕臨破產邊緣。歐巴馬政府壯士斷腕,2009年下半年起,陸續讓美國Chrysler、GM等2家汽車集團宣告破產,由政府接管並擬定全新的勞工協議,關閉不需要的汽車廠,解雇了多餘的員工。此刻,馬契歐尼也看到了Fiat「走出義大利」的契機。

Fiat自2007年起推出的Fiat 500,在歐市締創佳績,也將自今年底重返美國市場。
契機誕生
就在美國Chrysler汽車集團宣告破產,美國歐巴馬政府接著要處理破產GM的問題時,馬契歐尼去(2009)年6月,代表Fiat汽車集團,以提供美國Chrysler小型車平台及更環保引擎為代價,不用花費一毛錢,取得了美國Chrysler汽車集團20%股份,成為Chrysler最大私人股東。
據了解,Fiat汽車集團成為Chrysler最大股東後,馬契歐尼也兼任Chrysler CEO,展開他從義大利Turin到美國密西根「超人般」的飛行生活。據了解, Chrysler有25個直接主管向他報告、Fiat有21位。面對46位直屬部下,他通常要在數分鐘、甚或數秒內下一決定,馬契歐尼一共有6隻黑莓機,他說黑莓機創造了非凡。馬契歐尼感到的喜悅,不只黑莓機,還包括「Fiat將可以共用Chrysler在美國汽車廠」的利基。
據了解,馬契歐尼頗以「改造過」的位在底特律Jefferson North的Chrysler裝配廠為傲,他還特別邀請美國總統歐巴馬參觀,歐巴馬直說「真是華麗的工廠啊!」 而馬契歐尼兼任Chrysler CEO後,Chrysler的第一款新車Jeep Grand Cherokee就在此工廠量產。

Fiat提供超環保的小型轎車引擎,成為Fiat不花一毛錢就持有Chrysler 20%的重要條件。據JATO調查,2009年Fiat汽車集團每輛車的引擎平均CO2排放量是歐洲最低,名列No.1,第二名是日本Toyota,其他依序是法國PSA、Renault,美國Ford,德國Opel、VW、Audi及Mercedes等。
Chrysler成為Fiat與義大利車廠及工會談判的籌碼
據統計,去(2009)年美國Chrysler汽車集團在不景氣、瀕臨破產下,年產95萬9070部,雖是近年來新低記錄,但還是比義大利Fiat汽車集團在義大利廠、去年的78萬2231部年產量高了些。
2008年美國Chrysler汽車集團的汽車產出量約189萬3068部,2007年為253萬8624部,2006年為254萬4590部。也代表著,近兩年Chrysler的產出量衰退97%,近3年減產達158萬部,Chrysler汽車廠歷經破產整頓後,產量規模已成功快速縮小。
而且,與Fiat共用引擎或者平台的Chrysler新車也將推出。預計2012年中旬,美國Dodge Caliber掀背車將與Fiat共用新平台,在美國量產推出,同一平台,也將量產新款義大利Alfa Romeo Giulietta。Fiat與Chrysler新產品的整合效應,步隨產區整合效應後也漸漸出現。
目前,Chrysler汽車廠效能,或者美國工會契約彈性,顯然較過去提昇,也比Fiat義大利汽車廠佳,無論站在Fiat或者Chrysler立場,都希望增加Chrysler美國廠的產量。因此,Chrysler無形中成為Fiat與該義大利汽車廠及工會談判的籌碼。據透露,如果義大利汽車廠及工會無法接受馬契歐尼所提出新的勞工協議,義大利Alfa Romeo Giulia將移至美國廠生產。

美國Chrysler在美國各型車的產出及銷售,也成為Fiat 「走出義大利」強力的後盾。
拉力+推力
除Chrysler美國產區的拉力;今年義大利乘用車市場銷量的明顯衰退,以及巴西市場已大於義大利市場的亮眼表現,也推著馬契歐尼的手,向義大利說 「拜拜」。Fiat汽車集團一向固守義大利及歐洲,發展111年之後,義大利乘用車市場,在政府補助購車方案告結後,今(2010)年開始明顯衰退。據統計,首9月義大利銷量154萬2433部,同期衰退率4.4%,單9月的銷量,同期衰退率高達18.9%,是西歐各國衰退率較高者。
Fiat汽車集團今年首9月在歐市的銷量約82萬2855部,同期衰退率為14.5%,在歐市的市佔率也從去年首9月的8.8%,掉到今年首9月的7.8%,Fiat勁敵法國Renault汽車集團,趁勢而起,今年首9月,從去年的8.8%升高到今年的10.2%。
據統計,今年9月Fiat在巴西銷量為6萬6810部,市佔率約22.93%,名列第一;德國VW為5萬9659部,市佔率為20.97%,名列第二。今年9月Fiat Uno在巴西銷量為2萬3880部,是巴西乘用車銷量No.2,緊追No.1德國VW Golf,兩者只差1458部。
據了解,今年9月義大利乘用車銷量約為巴西乘用車市場銷量的一半,Fiat在巴西的銷量已是在義大利銷量的1.5倍,巴西對於Fiat的重要性,開始超越義大利。
義大利及Fiat歐市的衰敗,更襯托出Fiat在巴西或其他市場的蓬勃。

馬契歐尼為了說服Fiat義大利廠的勞工要更改協議內容,可說 「恩威並用」!他除了表示未來可能將Panda從波蘭廠移至義大利廠,是一大誘因;他也說新一代的Alfa Romeo Giulietta,與共用新平台的Dodge Caliber掀背車可能一併在美國廠生產,這則是Fiat義大利廠一大威脅。
巴西成Fiat汽車主要獲利來源
今年首9月法國乘用車市場銷量是呈現0.8%的同期成長率的。同期間歐市出現約3.4%的同期衰退率的。不過,義大利及Fiat的衰退率,都高於整個歐市。2010年起,巴西取代義大利是Fiat汽車集團全球最大的銷量市場,巴西也是Fiat汽車集團最主要的獲利來源。
據了解,Fiat汽車集團的轎車產銷本業在義大利汽車市場急速衰退下,並不賺錢。今(2010)年第三季財報指出,集團營收成長了12%,達到135億歐元,主要靠農業、卡車等工業用車及周邊業務的明顯成長。如CNH農業機械事業營收成長32%,Iveco卡車營收也成長15%,而Fiat主要的乘用車事業部收入表現持平。巴西是乘用車產銷營收成長的主要貢獻來源,但是整體轎車事業的獲利下挫達16%。
Fiat今年起在歐市市佔率的頹勢,當然讓去年薪高達480萬歐元(約台幣1億5千萬元)的馬契歐尼,開始坐立難安。據了解,Fiat汽車集團在銷量銳減下,如果沒有Fiat集團其他營業項目如農業、工業用車及Iveco卡車部門的獲利支撐,今年將是虧損的。

Fiat Uno今年9月是巴西暢銷No.1銷量轎車。Uno自1995年起在義大利停產後,便主要移至巴西量產,歐市的生產由Punto取代。Uno在巴西稱為Mile,是便宜入門車,相當受到巴西人的青睞。
分割再出發
因而,在Fiat董事會股東壓力下,今年9月中,由馬契歐尼對外,代表提出了讓Fiat汽車集團獨立於整個集團之外的分割(Spin Off)計畫。自明(2011)年1月起,Fiat汽車集團將分為Fiat工業(Fiat Industries)及Fiat汽車(Fiat Auto)。原屬於Fiat汽車集團的CNH Global NV、Iveco,以及一些工業、農業用車等,合併成為Fiat工業;另外,所有的義大利乘用車品牌如Fiat、Lancia、Alfa Romeo,及豪華車品牌Ferrari、Maserati等,統稱為新的Fiat汽車(New Fiat S.p.A.)。
明年1月起,馬契歐尼將只擔任Fiat汽車的CEO,Fiat工業CEO將另尋他人,分割後的Fiat汽車的市值低於Fiat工業。對於馬契歐尼而言,當Fiat汽車失去了Fiat工業的獲利防護罩,將赤裸裸呈現目前還在虧損的窘態,這些挑戰,正推著馬契歐尼必須更積極處理產能不彰等大問題呢!
難道,Fiat汽車遠離義大利後就可以轉虧為盈嗎?!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馬契歐尼說:「如果沒有虧錢的義大利汽車廠,Fiat S.p.A.今天的表現會更好。」此舉,贏得了不少正面報導,Fiat汽車股價也獲得了提昇。

Fiat汽車集團的獲利來源並不是乘用車的產銷,而是乘用車以外的CNH農業機械事業及Iveco卡車等,今年Fiat轎車事業的獲利是下挫的。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一個人善良的太久,就會習慣了承受,漸漸地你會發現,你的付出並沒有換來別人的感激,而是一種理所當然。後來,冰冷的人情告訴我,做人嘴要甜,心要狠,該虛偽時就虛偽,該拿的別不好意思,該滅的別手下留情,你的格局決定你的結局,與其埋怨自己不如埋了他人!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