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4-8-30 08:11:43

211.jpg

當吞噬附近伴星物質的「吸血鬼中子星」表面發生巨大爆炸,會將粒子以極高速度噴向太空,最近歐洲 Integral 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首次測量這種噴流速度高達光速三分之一。

當中子星與另一顆恆星互相繞行,前者會化身「吸血鬼」,以強烈引力場吸走伴星物質形成吸積盤,隨著物質從吸積盤落至中子星表面、重力猛烈壓縮堆積物質,最終引發中子星表面稱為「 I 型 X 射線爆發」的失控核爆,反過來又觸發中子星釋出突然增強的噴流,成為宇宙強烈 X 射線、無線電波強大來源。

目前,我們知道約有 125 顆中子星出現這種 X 射線爆發行為。

但 X 射線爆發代表中子星表面爆炸,噴流卻只會發出無線電波輻射,因此想理解遙遠中子星噴流機制,需協調電波望遠鏡與 X 射線衛星同時觀測同目標才行。

2021 年 4 月 3~5 日期間,科學家利用歐洲 Integral 天文衛星與澳洲望遠鏡緻密陣列(ATCA)對「4U 1728-34」吸血鬼中子星系統進行了數小時監測,第一次觀察到 X 射線爆發與無線電訊號峰值存在明顯關聯,或者說:中子星表面劇烈核爆導致大量物質噴向太空,速度高達每秒 114,000 公里,相當於光速 35~40%。



先前數據曾讓天文學家以為中子星爆炸會摧毀噴流發射,但實際情況恰恰相反,爆炸能量反而增強了噴流,使其「堅固」到足以靠無線電波波長追蹤噴射物質。

從新生恆星、大質量黑洞、超新星爆炸到伽馬射線爆發等災難性事件,許多天體都會產生噴流,加上中子星噴流與超大質量黑洞噴流非常相似,都會向周圍環境灌入大量能量影響恆星形成、星系生長、甚至星系如何聚集,因此理解爆炸與噴流關聯性,能進一步幫助我們理解噴流發射機制如何對周遭環境發揮作用。

新論文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att007 + 30 感謝分享~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4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att007
王室 | 2024-8-30 16:22:52

好美的畫面,這是太空望遠鏡拍到的真實畫面嗎?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372700 + 30
180124 + 30
270055 + 30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4-8-30 19:17:27

att007 發表於 2024-8-30 16:22
好美的畫面,這是太空望遠鏡拍到的真實畫面嗎?

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都是黑白的,色彩是之後依照光譜的波長 加上去的。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