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4-9-15 07:59:54

211.jpg

巨大金塊的形成一直是地質學界的難解之謎,不過澳洲學者的一項最新研究終於找到了答案,研究顯示,當地震擠壓石英晶體時,該礦物會產生電場,吸引金粒子聚集並形成金塊。

地球上約75%的金來自石英裂隙中的礦物,照理說金應該會隨著熱液均勻分布在石英脈上,但實際上金塊只在集中區域形成,這種情況讓科學家百思不得其解。如今由澳洲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地質學家沃伊西(Chris Voisey)帶領的研究團隊,於9月2日在《自然地球科學》發表的最新研究終於解開謎團。

研究團隊發現,大型金塊主要出現在造山帶金礦床中,大多位於地下約6至12公里處,而這些礦床通常在地震期間形成,此外,石英本身是一種壓電礦物,意味著它在受到地質壓力時會產生電荷。所以當地震發生時,壓力波會使岩石破裂,迫使富含金的熱液進入石英脈,還會使石英產生電荷,這些電荷與溶解的金發生反應,導致金沈澱並固化在石英脈中。

沃伊西指出,溶解在溶液中的金會優先沈積在石英脈中既存的金顆粒上,隨著時間過去,這些堆積物會變成更大的金塊,而這種黃金的累積過程會加強電反應,加速金塊的形成。雖然這項研究表明巨型金塊的形成機制,但沃伊西強調,這不代表可以輕易找到金礦,「頂多知道石英脈在哪裡,但不能告訴你這些石英脈中是否含有金礦」。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att007 + 30 感謝分享~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4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att007
王室 | 2024-9-16 17:52:30

地下約6至12公里處

看得到,挖不到!不對!是根本看不到
深度太深,以現有的技術也無法順利開採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372700 + 30
180124 + 30
270055 + 30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4-9-16 18:19:08

att007 發表於 2024-9-16 17:52
看得到,挖不到!不對!是根本看不到
深度太深,以現有的技術也無法順利開採 ...

現有的金礦大部分都是火山噴發 出來的,鑽石也一樣。

如果要靠挖6到12公里碰運氣,那肯定會虧死。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