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4-10-2 08:21:08

211.jpg

近期一項研究指出,全球最高的聖母峰可能再長高15至50公尺,不過長高的原因顛覆傳統認知,和河流侵蝕有關。一般認為,約5000萬年前印度板塊碰撞歐亞板塊,造就了喜馬拉雅山,至今板塊運動仍是造山主要推手;該研究卻有其他看法。

倫敦大學研究人員指出,距離聖母峰約75公里的阿倫河(Arun)流域面積減少,這讓聖母峰每年得以上升2公厘,「就像把一堆貨物扔下船,船變輕了,自然會浮起來」。

阿倫河由西藏流入尼泊爾,和另外兩條河流匯成戈西河(Koshi),後者是恆河的主要支流之一;阿倫河地勢陡峭,多年來不斷沖刷,研究團隊表示,河流侵蝕岩石、土壤,把山往上推升。

該項研究被刊登在《自然地球科學》期刊,部分科學家相信,聖母峰的高度變化,確實和阿倫河的侵蝕,以及地函向上壓力的相互作用有關,雖然仍有極大不確定性,團隊的新見解,已蔚為討論。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att007 + 30 感謝分享~
littleglin + 1 感謝大大分享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41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att007
王室 | 2024-10-2 23:39:40

河流侵蝕岩石、土壤,把山往上推升

說真的!看了好久還是搞不懂 yoci_024.gif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4-10-3 10:15:14

att007 發表於 2024-10-2 23:39
說真的!看了好久還是搞不懂

細節不是要知道,反正就是聖母峰長高了!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littleglin
王子 | 2024-10-10 17:13:57

這時間的跨度太長了,每天都是細微的變化。
所以真的無感。

倒是有類似的經驗,村頭的大水溝,上方大約5米寬!
水勢一直都差不多,水質也差不多。
可是我遙遠的兒時記憶告訴我,安全的時候在裡面嬉戲過,長輩更是說在裡面捕魚過!
現在水質卻是烏黑色的,有時是藍、紅、綠色!
藍、紅 是廢水排放,綠色則是優養化!

可是如果拿這幾個月的見聞,真的都差不多。
一定要有20年左右的跨度才有明顯區別!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4-10-10 18:24:02

littleglin 發表於 2024-10-10 17:13
這時間的跨度太長了,每天都是細微的變化。
所以真的無感。

這就好像我們看身邊經常見的人覺得沒有什麼改變,但是如果碰到10年20年沒見的朋友,可能都不認識,這是同樣的道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