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4-10-30 08:30:16

211.jpg

理論上,黑洞質量範圍可以從極小至數百億倍太陽質量不等,但過往觀測顯示質量約為太陽2到5倍的黑洞卻非常罕見,原先科學家不清楚是難以偵測還是真如所見般稀少。不過天文學家最近發現了一個小質量的黑洞,質量約為太陽的3.6倍,成為研究宇宙的一大突破。



這顆小型黑洞,位於一顆距地球約5800光年膨脹的紅巨星旁,這兩個天體並稱G3425。該紅巨星質量約為太陽的2.7倍,但體積卻是太陽的13倍、亮度為100倍。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太空總署的蓋亞衛星(Gaia)數據,觀察到紅巨星圍繞著看不見的伴星運轉。接著使用地面望遠鏡測量紅巨星向我們運動的速度,確認了兩者共同繞行的寬圓軌道系統,。

理論上,黑洞在形成時會經歷超新星爆炸(Super Nova)並快速失去質量,理應會導致雙星系統的引力破裂。

天文學家普拉特(Phil Plait)指出,若雙星系統失去一半質量,通常會導致分離。然而,G3425的軌道並非拉長,反而近乎圓形,這與預期相矛盾。此外,超新星爆炸可能不完全對稱,讓殘餘物體四處漂移,這也可能解釋為何低質量黑洞難以發現——它們可能因爆炸脫離伴星,獨自在宇宙中漂流。

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的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的天文學家提出另一種解釋:G3425最初可能是一個由2顆大質量恆星和1顆紅巨星構成的3重恆星系統,並最終因內部合併產生黑洞。目前黑洞所處的中心物體可能包含兩個質量較小的緻密天體。

本次發現,推翻了「小質量黑洞雙星系統難以存在」的假設,也為未來觀測提供了線索。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att007 + 30 感謝分享~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4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att007
王室 | 2024-10-31 03:27:03

本篇最後由 att007 於 2024-10-31 03:28 編輯

超新星爆炸可能不完全對稱,讓殘餘物體四處漂移,這也可能解釋為何低質量黑洞難以發現——它們可能因爆炸脫離伴星,獨自在宇宙中漂流

因為質量低存在感就低,所以難以被發現,嗯~~~一定是這樣沒錯 anigif-11.gif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372700 + 30
180124 + 30
270055 + 30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4-10-31 08:05:06

att007 發表於 2024-10-31 03:27
因為質量低存在感就低,所以難以被發現,嗯~~~一定是這樣沒錯

蛇兄的理解完全正確,黑洞無法被直接觀察,只能夠藉由附近的引力效應被觀察,質量越低當然越來越難被觀測到。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