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超自然力量
侯爵 | 2011-1-17 20:56:17

1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和歐洲航天局等機構上月公佈了一系列精彩的太空圖片,圖片顯示了古老恆星群、超新星氣泡、火星隕坑等壯觀、炫麗的太空景象。
  1. 超新星氣泡
超新星氣泡
這張合成圖是由“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綠色和藍色)和“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數據形成,圖片顯示大麥哲倫星雲中一次超新星爆炸形成了一個蛋殼形狀。 “哈勃”的光學數據顯示了一個發光的粉紅色環狀物,這是由超新星爆炸產生的衝擊波衝擊周圍的氣體形成的巨大氣泡。在大約400年前,從地球上可以看得到這次超新星爆炸。
  2. 獵戶座分子云團
獵戶座分子云團
獵戶座分子云團中的三個星雲:火焰星雲、馬頭星雲和NGC 2023星雲。本圖是由美國宇航局廣域紅外巡天探測器拍攝。
  3. 納衛星
納衛星
12月6日,美國宇航局首次成功從一顆自由飛行的微衛星上釋放了一顆麵包大小的納衛星。這顆代號為“NanoSail-D”的納衛星被設計用來檢驗太陽帆(如這幅藝術構想圖中的這樣)是否能夠用來迅速減速並從死亡衛星軌道中脫離出來。
  4. 球狀星團
球狀星團
本圖顯示的是圍繞在銀河系周圍的大約150個球狀星團之一--“Messier 107”球狀星團,這個球狀星團中包含了一大群古老的恆星。這是由位於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台拉斯拉天文台2.2米天文望遠鏡上的寬視野成像儀所拍攝。研究這些老年恆星有助於揭示銀河系的歷史和恆星演化的奧秘。
  5. 龍飛船發射升空
龍飛船發射升空
12月8日,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在佛羅里達卡納維拉爾角利用“獵鷹9”火箭將“龍”飛船送入太空。在軌道上,“龍”飛船經過多次調整,然後重新進入大氣層並最終落入距離墨西哥海岸大約500英里(約合800公里)的太平洋海域中。這是美國宇航局“商業軌道運輸服務”項目的首次成功飛行,“商業軌道運輸服務”項目正在致力於研究如何為國際空間站提供商業支援服務。
  6. 超新星氣泡
超新星氣泡
美國宇航局廣域紅外巡天探測器在“IC 443”超新星爆炸殘骸中發現了一次紅外線爆發。當巨型恆星死亡時,會產生超新星爆炸和巨大的衝擊波,將周圍的氣體和塵埃加熱並產生衝擊效果,形成超新星氣泡。這次超新星爆炸大約發生於5000到1萬年前。

7. 類星體
類星體
這是由英國強大的e-Merlin射電望遠鏡陣列拍攝的首張射電圖片,它與一幅“哈勃”光學圖片合成形成了層理效果。圖片揭示了一個類星體的光線是如何在前景中的一個星系周圍受太空曲率影響而發生彎曲的。類星體是中心區域擁有向外噴發能量的超大質量黑洞的星系,它們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天體。 。在圖片中可以看到其中一次黑洞物質噴射正在向左方形成一個弧形。 “引力透鏡”可以產生同一個類星體的多重圖像,本圖中可以看到其中兩個。
  8. 火星隕坑
火星隕坑
Schiaparelli隕坑是火星赤道附近子午線台地東部地區的一個巨型撞擊盆地,直徑約460公里。本圖由歐洲航天局“火星快車軌道器”所拍攝,圖片顯示了Schiaparelli隕坑中內嵌的一個較小的隕坑(直徑約為42公里)。這個隕坑的內部充滿了由水和風侵蝕形成的沉積物。
  9. 火箭試驗
火箭試驗
12月12日,美國宇航局在挪威安德內斯上空的北極光中實施了一次火箭試驗。這枚火箭由美國新罕布什爾大學太空科學中心負責設計,將主要用於研究與太陽風和地球磁場交互感應相關的“衛星拖拉”現象。這次飛行僅持續10分鐘,但實驗獲得的海量數據需要科學家們花費數月時間來進行分析。
  10. 月球南極短時照明圖
月球南極短時照明圖
這是由“月球勘測軌道器”相機拍攝的月球南極地區“短時照明圖”。月球表面這些被照亮的區域在6個月內其實是持久黑暗的。
  11. 小行星碰撞
小行星碰撞
這幅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所拍攝的圖片顯示,兩顆高速飛行的小行星發生正面碰撞,它們的飛行速度比步槍子彈的速度還要快5倍。圖片拍攝時,這個天體距離地球大約1.4億公里。天文學家推測,像這種劇烈的小行星碰撞產生的過熱氣體可能會形成氨基酸


12. 甚大望遠鏡
甚大望遠鏡
這是歐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遠鏡4台望遠鏡中的兩台。甚大望遠鏡位於智利阿塔卡馬沙漠中一個海拔大約2600米的山頂之上。兩台望遠鏡之間的天空中那條光線紋理是由銀河係數十億顆恆星形成的。
  13. 土衛六和土衛三
土衛六和土衛三
這是由美國宇航局“卡西尼”號探測器拍攝的土衛六(背景)和土衛三圖片。
 14.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主鏡分片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主鏡分片
美國宇航局新一代太空望遠鏡“詹姆斯-韋伯”望遠鏡的主鏡由80片鍍金分片組成,圖中顯示的是已製成的第一片分片。在這個分片表面,覆蓋著一層極薄的黃金鍍層,這個鍍金層主要用來將紅外線最大限度地反射到望遠鏡儀器中。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計劃於2014年發射升空。
  15. 半人馬座λ星雲
半人馬座λ星雲
本圖由美國宇航局廣域紅外巡天探測器拍攝,圖片顯示了銀河系中的一個恆星形成區,這個星雲被稱為“半人馬座λ星雲”或“奔雞星雲”(在可見光中它看起來有些像一隻正在奔跑的小雞)。 “半人馬座λ星雲”距離地球大約5800光年,自大約800萬年前起這個星雲就已變成了一個恆星形成區。最熱區產生足夠的紫外線輻射和強大風力,從而將塵埃雲電離化。紅色的光線是由金屬塵埃顆粒形成的,也是本圖中的最冷物質。綠色部分則是溫度較高的塵埃顆粒。圖片中部那個巨大的綠色環狀結構直徑約77光年。
  16. 面紗星雲
面紗星雲
這是利用艾薩克-牛頓望遠鏡拍攝的面紗星雲的一部分。本圖是利用濾鏡將氫(紅)、氧(綠)和硫(藍)原子所發出的光線進行分離後獲得的數據製成的。面紗星雲是大約在5000年前爆炸的超新星殘骸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georgean200494 + 10 + 10 訊息過舊已被刪除

總評分: 名聲 + 10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georgean200494
公爵 | 2011-1-17 22:57:40

漂亮 太空科技真是越來越屌
引言 使用道具
liakof
見習騎士 | 2011-1-18 16:44:23

感谢大大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hty850124
子爵 | 2011-1-18 18:37:59

感謝大大的分享唷!!{:3_311:}
引言 使用道具
─�勛☆〃
伯爵 | 2011-1-27 23:27:28

謝謝大大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區爺
王室 | 2021-9-26 10:29:07

💗非常感謝您辛勞無私的分享💗
讓小弟增廣見聞不少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