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Iarngreiper
威爾斯親王 | 2024-12-30 10:17:35

自由時報 2024/12/30 09:55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

韋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影像,展示了小麥哲倫雲中的大型星團NGC 346。該區域缺乏比氫和氦重的元素,被視為研究早期宇宙中類似條件的理想場所。(取自NASA官網)

美國航太總署(NASA) 的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提供了令人震驚的新證據,挑戰了現有的行星形成理論。研究顯示,即使在重元素稀少的環境中,行星形成盤也能長期存在,這促使科學家重新審視早期宇宙行星形成的過程。

2003 年,哈伯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在一顆古老的恆星周圍發現了巨大行星的跡象,引發了天文學界的震撼。當時的理論認為,早期宇宙的恆星缺乏重元素(如碳和鐵),這些行星形成盤應快速消失。然而,哈伯望遠鏡的觀測顯示,這些古老恆星可能仍然擁有行星形成盤。

據《每日科技網》(scitechdaily)報導,為了進一步了解這一現象,科學家使用韋伯望遠鏡觀測了位於小麥哲倫雲(Small Magellanic Cloud)的 NGC 346 星團。這個星團的環境重元素稀少,被認為是研究早期宇宙條件的理想場域。

哈伯望遠鏡早先在 NGC 346 中發現,某些年齡介於 2000 至 3000 萬年的恆星,仍然擁有行星形成盤,這與行星形成盤只能存續數百萬年的傳統理論背道而馳。然而,限於技術,哈伯望遠鏡無法確認這些盤是否仍在活躍地形成行星。

韋伯望遠鏡以其高靈敏度和解析力解開了這個長達數十年的謎題。該望遠鏡證實,NGC 346 星團中的行星形成盤不僅存在,且壽命遠超預期。歐洲太空研究與技術中心(ESTEC)的研究領導人迪馬爾基(Guido De Marchi)表示:「韋伯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證實了哈伯望遠鏡的早期發現,促使我們重新思考行星形成與早期演化的模型。」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NOIRLab 的共同作者薩比(Elena Sabbi)補充說:「目前的模型預測,在重元素稀少的環境中,行星形成盤應非常短暫,甚至不足以孕育行星。然而,哈伯望遠鏡和韋伯的觀測結果顯示,這些盤不僅存活更久,甚至可能正在孕育行星。」

這一發現不僅挑戰了天文學界對早期宇宙行星形成的理解,也為探索其他低金屬量星系的行星形成過程提供了新方向。NGC 346 的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天文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