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5-1-29 08:54:29

211.jpg

壓歲錢在古代並非真正的錢,而是鑄成錢幣形狀的辟邪物品,且一開始和春節沒有任何關聯,直到宋代才有了過年送壓歲錢的風俗,清代末期時才開始以金額小的真錢當作壓歲錢。

其實在古代,壓歲錢並不是真的錢,且原本的名字為「壓勝錢」,也稱作「花錢」,是一種鑄成錢幣形狀的物體,上面還刻有吉祥寓意的文字或圖案。壓歲錢最早出現於漢代,這種錢並非流通於市面上的貨幣,而是為了佩帶玩賞而專門鑄成錢幣形狀的驅邪品。

根據《資治通鑑》記載,壓歲錢之說來自唐代,當時唐玄宗拿來賜給楊貴妃生下的兒子,與春節沒有任何關連性,直到宋代才開始有過年送壓歲錢的風俗,清代時才出現「兒童度歲,長者與以錢,貫用紅繩置之臥所。」只是當時的壓歲錢仍然不是流通貨幣,而是特製的銅錢,上面不會鑄上幣值,只有「長命百歲」、「闔家平安」等吉祥文字。

可以說直到清朝,壓歲錢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錢,而是僅僅為了「壓歲」存在的物品,因為在古人心中,「歲」與「祟」相同,也就是「鬼鬼祟祟」之意,清代記載京師地區過年風俗的《燕京歲時記》提到,「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之『壓歲錢』。」

從清末人們才開始用真錢「壓歲」,不過都只是面值很小的銅幣而已,即使是大戶人家,也不會拿出大的銀子或銀票來壓歲。因此真正的壓歲錢只是一種「吉祥物」,就算是真錢,金額也很小,只具有象徵意義,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能夠平安健康。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att007 + 30 感謝分享~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4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att007
王室 | 2025-1-29 23:11:32

哪像現在都包真實貨幣,還不能包太少,不然可能會被怨嘆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270055 + 30
372700 + 30
180124 + 30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5-1-29 23:14:25

att007 發表於 2025-1-29 23:11
哪像現在都包真實貨幣,還不能包太少,不然可能會被怨嘆

是啊,這兩天看了一堆包紅包給父母被嫌少的新聞,已經失去古人壓歲錢的原意了。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