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5-2-4 08:33:16

211.jpg

碳這類對生命至關重要的元素如何形成並廣泛傳播?天文學家一直試圖解答。現在團隊利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對距地球約 5,000 光年的沃夫─瑞葉雙星系統 WR140 詳細觀測,揭示產生碳豐富塵埃的過程。

沃夫─瑞葉星(Wolf-Rayet star)是大質量恆星演化至末期的特殊天體,WR140由兩顆這種大質量恆星組成。每隔八年,這對恆星於各自細長軌道掠過時,外圍大氣碰撞,壓縮物質並形成碳豐富的塵埃殼層。每次相遇時都會產生新碳塵埃殼,之後膨脹擴散,最終成為銀河系其他新恆星的成分。

韋伯太空望遠鏡最新中紅外線觀測顯示,WR140已形成至少17層定期膨脹碳塵埃殼,以穩定速度擴展,每層以秒速超過2,600公里遠離恆星,接近光速1%。觀測結果證實,這對恆星每隔八年如時鐘穩定產生新塵埃殼層。已檢測到超過130年的塵埃殼,更古老塵埃殼因逐漸消散而太黯淡,無法檢測。研究員推測,這對恆星可能在數十萬年裡產生數萬層塵埃殼。

分析發現,放大韋伯影像塵埃殼可看出分布不均勻。某些塵埃堆積成模糊脆弱的雲團,規模與整個太陽系相當,其他單獨塵埃顆粒自由漂浮,每顆粒寬度僅人類頭髮直徑百分之一。無論聚集還是分散塵埃,皆以相同速度擴展,且富含碳。


▲ 影片顯示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對WR140雙星系統的兩次觀測結果。過去130年,釋放超過17層塵埃殼層,中紅外光觀測清晰顯示結構。相隔14個月拍攝的影像,研究員證明系統塵埃擴展中,每層塵埃物質都以接近光速1%移動。

數百萬甚至數十億年後,當WR140結束向周圍「噴灑」碳塵埃,命運又會如何?沃夫─瑞葉星質量是太陽十倍,接近生命終點,可能會以超新星爆炸結束生命,或摧毀部分甚至全部塵埃殼;也可能塌縮成黑洞,保留塵埃殼結構。研究員目前傾向黑洞結局。

回到天文學的重要問題:宇宙塵埃從何而來?如果像這類碳豐富塵埃能保留,可能為解答這問題提供重要線索。我們知道,碳對形成類似岩石行星和太陽系至關重要,此研究讓天文學家一窺雙星系統如何產生碳豐富塵埃,並推進到銀河系鄰域。論文發表於《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att007 + 30 感謝分享~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19830523 + 30 + 3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7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hsiaohsufeng
大公爵 | 2025-2-4 09:39:30

感覺很有趣的研究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5-2-4 10:13:09

hsiaohsufeng 發表於 2025-2-4 09:39
感覺很有趣的研究

天文學本來就是非常吸引人的研究。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att007
王室 | 2025-2-4 23:05:47

我只知道碳-14可以測定古物存在的年代,也就是古物已經幾歲啦!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270055 + 30
372700 + 30
180124 + 30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5-2-5 06:55:35

att007 發表於 2025-2-4 23:05
我只知道碳-14可以測定古物存在的年代,也就是古物已經幾歲啦!

宇宙含量最豐富的是氫原素,再過來是氫,基本上原子量越大的 元素就越少。

地球上的生命是碳基構成,所以天文學家才會對碳這個元素特別感興趣。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