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5-4-5 09:02:48

211.jpg

隕石很難追蹤確切來源,迄今僅少數隕石成功追溯到源頭,但透過研究地球隕石與太空小行星化學組成、模擬碰撞過程,一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最常撲向地球的隕石類型幾乎都來自固定小行星群。

目前已知隕石超過 70,000 顆,但只有其中 6% 被明確認定為來自月球、火星或竈神星(主帶最大小行星之一),其餘 94% 來源始終未確定。

歐洲南方天文台天文學家 Michael Marsset、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天文學家 Miroslav Brož 團隊使用紅外線望遠鏡,測量在火星和木星之間運行的幾個小行星群化學成分,將其化學指紋與地球最常見的 H 型(高鐵型)、L 型(低鐵型)球粒隕石組成進行比較,並根據氬的不同同位素比率測量隕石年齡,驚訝發現如今降落在地球的多數球粒隕石都來自 3 個特定小行星家族。

當小行星在小行星帶內相撞,產生的大量碎片團塊往往落在圍繞太陽的大致相同軌道,以相同速度移動,我們將這些碎片稱為小行星家族。

研究人員表示,如今地球多數隕石基本上都來自主小行星帶 3 個特定小行星家族碰撞產生的碎片雲,其中一個為 Massalia 小行星家族,於 4.66 億年前和 4,000 萬年前發生過巨大碰撞,另外 2 個碰撞時間較晚,分別為 760 萬年前與 580 萬年前,可追溯至名為 Koronis 與 Karin 的年輕小行星家族 。

若是 H、 L 型球粒隕石以外的不常見隕石,則起源有 Veritas、Polana、Eos 小行星家族。

這些新資訊除了讓天文學家更了解太陽系與行星如何隨時間演化,也讓 90% 以上隕石來源確定,使科學家可以追蹤更多小行星、隕石未來路徑和源頭。

三篇新論文分別發表在《天文與天體物理學報》(Astronomy & Astrophysics)
、《自然》(Nature)期刊。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taco668 + 10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asdfghjkl.67068
王子 | 2025-4-5 15:27:44

感謝大大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att007
王室 | 2025-4-6 06:49:05

94% 未知來源,是否距離地球太遙遠難以觀測?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5-4-6 07:45:57

att007 發表於 2025-4-6 06:49
94% 未知來源,是否距離地球太遙遠難以觀測?

這是地球上現有的隕石拿來做比對,都已經掉到地球上了和觀測的距離無關。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att007
王室 | 2025-4-6 08:54:46

732 發表於 2025-4-6 07:45
這是地球上現有的隕石拿來做比對,都已經掉到地球上了和觀測的距離無關。 ...

〝目前已知隕石超過 70,000 顆,但只有其中 6% 被明確認定為來自月球、火星或竈神星(主帶最大小行星之一),其餘 94% 來源始終未確定。〞

我應該說的更清楚些

掉在地球上的隕石6%可以觀測到來源,是因為月球、火星或竈神星,距離地球比較近
所以可以比對化學組成確定其來源

而掉在地球上的隕石94%無法觀測到來源,是因為這94%未知的〝來源〞可能距離地球太遙遠
無法比對化學組成確定其來源,例如這94%可能來自遙遠、未知的XX 星球.........

我感覺我好像在繞口令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5-4-6 09:20:59

att007 發表於 2025-4-6 08:54
我應該說的更清楚些

掉在地球上的隕石6%可以觀測到來源,是因為月球、火星或竈神星,距離地球比較近

因為我們有拿到這些行星的成份樣本,所以才能夠做比對。

至於恆星的成份是由光譜得之,沒有實際的樣品無法作比對。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