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5-4-22 08:50:35

211.jpg

他們曾是不起眼的地方小吏、屠夫、獄卒,甚至被視為「市井之徒」,然而,這群劉邦的老鄉兄弟卻在漢朝立國時成為治國幹才,撐起千秋大漢的根基。為何這些出身平凡的「狐朋狗友」能脫胎換骨,成為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開國功臣?從蕭何、曹參到樊噲的崛起,可以看出劉邦用人之道絕非偶然。

劉邦起義於沛縣,他的班底多數來自同鄉,出身普通,甚至毫無背景可言,然而這些人卻在日後成為治國核心,其中以「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為代表。

蕭何起義前在沛縣任縣長書吏,是劉邦老鄉中起點最高的。他擅長治理地方,曾在秦朝多次被評為優秀官員。劉邦起兵後,蕭何迅速投效,負責後勤、補給與招兵,成為劉邦最信賴的幕僚。漢朝建立後,蕭何被任命為丞相,推動政制建設與恢復國力,使百姓安居樂業,堪稱劉邦治國背後的最大功臣。

另一位大才曹參,起義前只是獄吏,但在軍中戰功赫赫,是劉邦手下最能打的將領之一。漢朝建國初期,曹參雖被功勞排在蕭何之後,卻並未氣餒,轉而輔佐劉邦之子劉肥治理齊國。為求政績,他拜訪名士、採納黃老之術,使齊地繁榮富庶。蕭何病逝後,曹參接任丞相,延續前政、重視無為而治,令漢朝穩步發展,證明他不只是戰將,更是治國有方的大才。

而來自最基層的樊噲出身屠夫,是劉邦的連襟,也是最早響應起義的成員之一。雖然文化水準不高,但他驍勇善戰,尤其在鴻門宴上挺身護主,救劉邦於刀下,成為一戰成名的猛將。漢朝建立後,他雖未任高位,但仍被封侯、掌管一地政務,成為劉邦陣營中「粗中有用」的重要一員。

劉邦之所以能從草莽崛起,不僅靠個人膽識,更因善用身邊人才。他看準的是這些人「有用」而非出身,他們雖無顯赫背景,卻能在戰火與政局中歷練出真本事,從市井草根成為帝國支柱。這批「狐朋狗友」的崛起,是漢初功臣文化的真實縮影,也讓大漢王朝走上穩固之路。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att007 + 30 感謝分享~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taco668 + 10

總評分: 名聲 + 5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att007
王室 | 2025-4-22 23:29:11

還是那句.........千里馬也得有伯樂賞識
不過還是得收歛鋒芒,免得成為帝王除之而後快的目標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5-4-23 07:01:08

att007 發表於 2025-4-22 23:29
還是那句.........千里馬也得有伯樂賞識
不過還是得收歛鋒芒,免得成為帝王除之而後快的目標 ...

蛇兄說的沒錯,很多情況是時事造英雄,成為英雄之後還是要懂得明哲保身,功高震主是大忌。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