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Wowman
侯爵 | 2011-3-1 17:35:37

[摘要]5年前天文學界將冥王星剔出太陽係九大行星之列,但最近美國天體學家稱在太陽係外圍懷疑發現一個巨型行星,令「九大行星」可能回歸。這填補行星空缺的新成員質量比目前太陽係最大行星木星還要大4倍,不過尚待進一步的數據分析,方能披露行星的真實狀貌,預計需時幾年...






5年前天文學界將冥王星剔出太陽係九大行星之列,但最近美國天體學家稱在太陽係外圍懷疑發現一個巨型行星,令「九大行星」可能回歸。這填補行星空缺的新成員質量比目前太陽係最大行星木星還要大4倍,不過尚待進一步的數據分析,方能披露行星的真實狀貌,預計需時幾年。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馬泰塞與惠特邁爾稱,在冥王星軌道以外的太陽係偏遠「奧爾特雲」(Oort Cloud)外圍某個位置,比正常多兩成長週期彗星出現,而一顆以氣體為主、推測質量有5300個地球般大的行星可能就是原因。其行走軌道相當於地球距太陽的1.5萬倍,比冥王星還要遠375倍,故過去一直未被發現。不過,兩人指美國太空總署2009年發射的宇宙望遠鏡「廣域紅外線測量探測器」(WISE,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已錄得這顆行星的資料;首批數據分析結果將於今年4月公佈。

氫氦構成 -73℃較冥王星暖4至5倍

馬泰塞與惠特邁爾指,它之所以在「廣域紅外線測量探測器」蕓蕓數據中奪人眼目,因為它較冥王星暖4、5倍,約為-73℃。惠特邁爾説﹕「這股熱力是形成後遺留下來的。以這體積來説,要花好長時間才能冷卻。」他們説,此星相信主要由氫(hydrogen)和氦(helium)構成,且大概擁有極似木星的那種大氣層,即富有彩色的斑點、光帶和雲朵,預期還有有一些衛星。

他們早於1999年已懷疑有此星的存在,並為此假設存在的行星冠上希臘 命運女神之名「堤喀」(Tyche)。惟它能否確立為「新的第九行星」和會否沿用「堤喀」之名,須由國際天文學會(IAU)決定。

倘被確認 或改寫太陽係形成原理

中國江蘇省天文學會秘書長李旻表示,奧爾特雲區域是太陽係的最邊緣,過去天文學上一直認為,在如此遙遠的地方,不會有太陽係行星的存在,但如果它的身分最終得到確認,那就將顛覆人類對於太陽係的認識,太陽係的形成、太陽係行星的形成等原理都將被改寫。奧爾特雲是聚集太陽係最原始物質的地方,大部分都是接近-273℃「絕對零度」(熱力學溫度理論的下限)的一團團髒冰。若真在此發現一顆巨大的「行星」,它還極有可能擁有自己的衛星,這些都將成為人類探索地外生命的新目標。

華專家:須全軌道觀測兩年

太陽係將出現「新第九大行星」的消息轟動天文學界,但有不少天文學家質疑有關説法,認為至今未有充分證據證明,他們指出,即使新行星真的存在,也可能是太陽係從其他星系中「拉攏過來」的外來客,説不上是「土生土長」的太陽係行星。

中國江蘇省天文學會秘書長李旻表示,新發現的星體究竟是否太陽係行星,至少需要兩年時間驗證。他指出,從目前掌握的資料分析,科學家只是發現這顆星體運行的軌跡片段,接下來要做的是追蹤這些片段,直到得出一條完整軌跡;之後,天文學家首先要對星體的軌道進行週期觀測,然後用紅外線探測或其他先進觀測方法,確定它屬於類地行星、類木行星或是其他形態的行星。

質疑派:證據力度不足

由於新星體據稱體積龐大,軌道半徑也非常大,估計進行一次全軌道的連續觀測約需兩年左右。李旻説,只有當星體的運行軌道和物理狀態都被驗證符合太陽係行星的標準,其身分才會獲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認可,正式成為「第九大行星」。

科羅拉多州西南研究所行星科學家利維森指出,聲稱發現新行星的兩名科學家的主要理據是在奧爾特雲區某一特定位置出現大量彗星,他們憑此認為是有巨大行星的引力影響,這種理據力度不足,更何況連「大量彗星」這個説法也未能確定。英國《獨立報》則指出,就算新行星的確存在,也有可能是在其他星系誕生後才被太陽係「招攬」,嚴格來説不屬於太陽係行星。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pat_5003
大親王 | 2011-3-4 21:29:47

wow, very big planet.
引言 使用道具
charles5
騎士 | 2011-3-16 19:40:34

((助跑~~~~~~~~~~~~~~~~~~)) 我推!
引言 使用道具
區爺
王室 | 2021-9-26 13:11:18

💗非常感謝您辛勞無私的分享💗
讓小弟增廣見聞不少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