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5-8-29 07:15:50

211.jpg

黑洞中央是個密度、重力、時空曲率無限大的奇點,所有已知物理定律在這都失去意義,也代表愛因斯坦相對論同樣失效。然而黑洞由相對論預測,前後矛盾的結果困擾物理學家幾十年,逼他們試著描述沒有奇點的黑洞替代模型。最近,一項新研究討論 2 種新模型,或許有助科學家擺脫黑洞奇點侷限。

1915 年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提出相對論,1 年後德國物理學家卡爾·史瓦西(Karl Schwarzschild)得出第一個愛因斯坦場方程式的精確解,又稱為史瓦西解,揭示宇宙有種連速度最快的光都無法逃脫其巨大引力的極端物體,即黑洞。

史瓦西解還有另一個重要特徵是包含奇點,在這裡包含廣義相對論在內所有物理定律都不適用,因此如何詮釋奇點其實也不明確,實際上我們根本不了解黑洞核心發​​生什麼,這也讓物理學家相當困擾奇點的存在,可能需要一個能考慮量子效應的量子重力理論才能給出更好解釋。

最近,宇宙基本物理研究所(IFPU)團隊在一場研討會上討論了 3 種黑洞模型,第 1 個為相對論預測的標準黑洞,擁有奇點和事件視界;第 2 個為沒有奇點、但存在事件視界的黑洞;第 3 個為「模仿」黑洞外部特徵,但沒有奇點也沒有事件視界的緊湊型物體,後兩者為新提出之模型。

研究人員指出,第 2 種模型的黑洞是標準黑洞的「修改版」,它們結構差不多,但黑洞中央核心密度有限。

第 3 種模仿黑洞的物體許多方面類似黑洞,但不會永久捕捉任何物質,且內部連接至外部宇宙,允許光子甚至訊號逃脫。而事件視界望遠鏡的成像或許能揭開第 3 種「仿黑洞」的周圍光線細節,比如出現更複雜光環,重力波探測也可能顯示出與非經典時空幾何兼容的微妙異常。

和奇點一樣,這些模型仍需要進一步研究驗證,當前知識不足以確定我們應鎖定哪種模型,但隨著理論與模擬結果取得重大進展,為新的觀測工具奠定基礎,將進一步引導量子重力理論完善發展,作為連接一般相對論與量子理論的橋樑。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att007
王室 | 2025-8-29 23:47:18

我知道了,傳說中失蹤數十年又忽然出現的飛機
一定是曾經飛入黑洞又僥倖逃脫才會時空混亂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5-8-30 09:59:22

att007 發表於 2025-8-29 23:47
我知道了,傳說中失蹤數十年又忽然出現的飛機
一定是曾經飛入黑洞又僥倖逃脫才會時空混亂
...

天文物理學家對於黑洞的研究最大的問題就是只有間接觀測的證據,但是缺乏直接觀測的數據,所以什麼樣的理論都有可能,但也都有可能是錯誤的。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att007
王室 | 2025-8-30 23:31:50

732 發表於 2025-8-30 09:59
天文物理學家對於黑洞的研究最大的問題就是只有間接觀測的證據,但是缺乏直接觀測的數據,所以什麼樣的理 ...

〝間接觀測的證據〞和〝直接觀測的數據〞
如何區分?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5-8-31 07:30:46

att007 發表於 2025-8-30 23:31
〝間接觀測的證據〞和〝直接觀測的數據〞
如何區分?

我們直接就看到了月球這就是直接的觀測,黑洞我們是看不到的,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大質量的恆星繞著看不見的中心轉動,就可以預測可能是黑洞,這就是間接的觀測。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