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5-8-31 08:43:02

211.jpg

系外行星蘊藏有關暗物質線索,在某些極端條件下,暗物質可能將巨行星轉化為黑洞。隨著科學家獲得越來越多數據,系外行星除了尋找潛在生命,還可用於測試挑戰不同的暗物質模型。

迄今天文學家已確認超過 5,000 顆系外行星,能幫助研究各類型行星如何形成演化,尋找生命是否存於宇宙其他地方,現在根據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團隊新研究,系外行星還可能有助探測宇宙最神秘物質之一:暗物質。

根據宇宙學標準模型,包括銀河系在內所有星系都位於巨大暗物質暈內,這些暗物質僅透過重力相互作用證明存在,我們從來未直接找到它們。

最近,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團隊提出氣態巨行星可能是搜索暗物質的天然實驗室。研究人員認為,超重的暗物質粒子可能穿透普通物質,緩慢聚積在氣態巨行星內部,逐漸增加核心質量和密度,如果暗物質未湮滅,隨著暗物質積累提高行星核心密度長達數十億年,最終可能達臨界點觸發重力坍縮,進而形成一個小黑洞,從內部「吞噬」行星。

新模型還表明並非所有行星都易受暗物質「侵略」,質量巨大、接近母星的「熱木星」由於承受強烈輻射與潮汐力,核心反而相對脆弱不穩定,更容易聚集大量暗物質,越可能成為黑洞。

如果理論成立,我們可能會在特定區域發現比預期更多由行星轉變而來的小質量黑洞。

儘管該理論尚無法透過直接觀測證實,但科學家提出可能的間接證據與觀測策略,利用先進望遠鏡和探測技術觀察巨行星內部結構、密度分布,或能找到異常的暗物質聚集現象,比如一些模型預測暗物質可能加熱行星或導致行星釋放高能輻射。

還有不用擔心,我們所處位置暗物質密度太低,因此我們不必擔心木星、土星甚至地球有天可能變成黑洞。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19830523 + 30 + 3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4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att007
王室 | 2025-8-31 22:44:17

所以暗物質是什麼東東?是無形的存在於想像,所以稱為暗物質嗎?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5-9-1 07:06:11

att007 發表於 2025-8-31 22:44
所以暗物質是什麼東東?是無形的存在於想像,所以稱為暗物質嗎?

依照萬有引力定律,力和距離平方成反比,但是對很多星系的觀測結果並不是這樣,那就代表有很多看不到的質量,我們就把它叫做暗物質。

我們能夠觀測到的恒星所有質量加起來只佔宇宙總質量的 4%,暗物質約為四分之一,其他都是支持宇宙膨脹的暗能量,這就是目前的宇宙模型。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