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鄭玄琦
高級版主 | 2025-9-5 23:26:49

來自丹麥奧胡斯大學(Aarhus University)的一項全球最大規模跑者追蹤研究,徹底顛覆了運動醫學界長年對「跑步過度使用傷害」的理解。研究團隊發現,多數跑步相關的過度使用傷害,其實不是長期累積而來,而是在單一訓練中突然爆發,尤其當跑者在某次訓練中,急遽提升距離或強度時,風險會指數型上升。

本研究長達18個月,涵蓋來自87國、共5,205位跑者,發現當跑者單次跑步距離大幅超過過去30天的紀錄時,受傷風險會顯著攀升。研究第一作者、公共衛生學副教授 Rasmus Ø. Nielsen 指出:「這是觀念上的重大轉變,證明傷害往往是單一訓練錯誤所致,而非日積月累的緩慢傷害。」

這項結果也讓全球數以百萬計依賴運動手錶與運動App輔助訓練的跑者與專業人士面臨「錯誤安全感」的質疑。Nielsen 指出,現行運動裝置普遍採用的「急性/慢性工作負荷比」(Acute:Chronic Workload Ratio, ACWR)演算法,雖強調每週訓練量增幅不宜超過20%,但這套方法原本是基於一項僅28人、針對團隊運動設計的小型研究,根本缺乏應用在跑步的科學依據。
41467_2025_61728_Fig8_HTML-1536x792.jpg
圖呈現出跑者隨著訓練天數增加,發生「過度使用傷害」(Overuse Injury)和「創傷性傷害」(Traumatic Injury)的機率。橫軸代表累計跑步天數,縱軸為累積發生傷害的機率。
可以看到,過度使用傷害的發生率遠高於創傷性傷害,而且隨著跑步天數累積,機率持續上升。例如,累積跑步200天時,有30.5%的跑者曾經歷過度使用傷害(95%信賴區間為29.0%~32.0%),而創傷性傷害的機率則為12.0%(95%信賴區間為11.0%~13.1%)。
圖中實線為估計機率,虛線則是信賴區間範圍。這進一步說明,隨著訓練累積,過度使用傷害是跑者最需要關注的風險。圖/《英國運動醫學期刊》
「現實上,每天都有成千上萬跑者收到運動手錶給的錯誤指引,誤以為能降低傷害風險,卻其實沒根據。」Nielsen 強調。

為此,團隊花了八年開發新演算法,能即時計算跑步傷害風險,未來將免費開放給跑者、企業與醫療單位使用。例如手錶能在訓練過程中,像紅綠燈一樣即時預警——綠燈代表低風險、黃燈為中度警告、紅燈則是高危險。

Nielsen 呼籲運動科技產業應正視新科學證據,調整現有風險評估機制。他相信,這不僅能減少傷害,還能讓全球數百萬跑者受益。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732 + 30 感謝好友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5-9-6 15:57:03

我比較相信跑步傷害的發生,應該是「長期累積」與「一瞬間」共同作用的結果。跑步傷害常「一瞬間」發生,而非長期累積,這樣的說法或許有點誤導。當身體長期處於上述的累積狀態時,某個「一瞬間」的動作就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這樣的說法或許比較有說服力。。

不過跑步傷害並非隨機發生,而是有跡可循。了解「長期累積」與「一瞬間」的關聯,才能更科學、安全地享受跑步的樂趣。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鄭玄琦 + 30 + 30 樓主太有才啦!

總評分: 名聲 + 3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