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鄭玄琦
高級版主 | 2025-9-5 23:33:18

spiders-visual-tricker.jpg
辛辛那提大學(University of Cincinnati)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名為「胡蜂孔雀蛛」(Maratus vespa)的跳蛛,透過身體背部特殊的視覺偽裝,成功模仿胡蜂等掠食性昆蟲,甚至連人工智慧(AI)都能上當。該研究成果近期發表於期刊《行為生態學》(Behavioral Ecology)。

胡蜂孔雀蛛屬於跳蛛科,以雄蛛精緻華麗的求偶舞蹈著稱,過去觀察發現,該蜘蛛在求偶時會抬起腹部,呈現出酷似胡蜂面部的鮮豔圖樣,且側面的薄膜翹起,使腹部形成近似胡蜂臉部的「吉他撥片」外型。

研究團隊利用電腦視覺、機器學習與神經網路技術,分析多達62種昆蟲與蜘蛛的影像,包括不同種類的跳蛛、胡蜂、螳螂與蒼蠅,以檢驗這些視覺圖樣是否真實有效,還是僅為人類的心理投射現象。結果顯示,AI整體平均錯誤辨識率約為12%,但特別在辨識胡蜂孔雀蛛與數種相似跳蛛時,錯誤率卻提高到20%以上,這些蜘蛛經常被AI誤判為胡蜂。
演化出的「感官剝削」策略 吸引異性
spiders-visual-tricker-1.jpg
照片中辛辛那提大學生物系副教授 Nathan Morehouse 正在利用顯微光譜技術(microspectroscopy)分析跳蛛的視覺系統。螢幕上呈現的是跳蛛背部花紋的影像,紅色光源有助於模擬蜘蛛眼中的視覺世界。Morehouse 團隊以這種高解析度的方式,深入研究跳蛛如何利用特殊花紋來欺騙掠食者與同伴,並探討這些視覺偽裝在行為生態與演化適應上的意義。圖片來源:Jay Yocis / UC
進一步研究指出,這種特殊偽裝有可能是雄性跳蛛演化出的「感官剝削」(sensory exploitation)策略。蜘蛛一般遇到掠食者(例如胡蜂)時,會靜止不動並專注注視掠食者動向;雄性跳蛛藉由模仿掠食者外型,可能有效吸引雌蛛的注意,獲得進一步的求偶機會。

研究共同作者Nathan Morehouse教授解釋,跳蛛的視覺系統分成兩個主要區塊:側面眼睛僅能辨識單色綠光,主要用於偵測遠處或視野周圍的動態;正面的大眼則具備彩色視覺,負責較近距離的精準辨識。因此,雄蛛這種視覺偽裝策略在距離較遠或位於雌蛛周邊視野時最有效,一旦雄蛛更靠近,雌蛛正面的彩色視覺將清楚辨識對方,破除偽裝。

這項研究首次以客觀電腦分析方式,證明跳蛛的偽裝圖案並非只是人類的心理錯覺,而是真實有效的感官欺騙手法。下一步,研究人員將計畫以活體雌蛛行為實驗,進一步驗證這種偽裝的演化適應意義及求偶效果。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19830523 + 30 + 30 感謝大大分享
732 + 30 感謝好友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5-9-6 16:28:30

跳蛛模仿掠食性昆蟲的行為,這在生物學上被稱為擬態,是一種非常巧妙的生存策略。其中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模仿螞蟻和胡蜂。如果能夠成功欺騙人工智慧,這表明跳蛛的擬態已經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境界,同時也證明了在演化過程中,這種生存策略有多麼強大。

我找到一段影片還有其他生物也是模仿高手,真的可以以假亂真。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鄭玄琦 + 30 + 30 樓主太有才啦!

總評分: 名聲 + 3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