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5-9-13 08:36:31

211.jpg

科學家過去對液態碳的研究因極高熔點、難以企及的實驗條件而受限,直到日前透過 European XFEL 實驗,一個研究團隊首成功在瞬間高溫高壓條件下將固態碳轉換為液態碳,並獲得微觀結構圖。這項發現不僅對材料科學具重大意義,還有助工業技術、行星內部建模研究。

碳是宇宙最重要元素之一,材料學家已徹底研究固態碳(如石墨、金剛石)與氣態碳化合物形式,但液態碳一直是無法突破的技術難題,因為碳在常壓下加熱會直接升華成氣體,不經過液態階段,於高壓條件下碳又具所有已知材料最高熔點,需達 4,500℃ 才能進入液態,過去沒有任何容器能承受這種條件,因此也無法於實驗室重現液態碳。

但一種涉及 X 射線游離電子雷射脈衝的替代方法能將固態碳轉為液體碳幾奈秒。最近,德國羅斯托克大學、亥姆霍茲德勒斯登羅森多夫中心(HZDR)團隊成功利用歐洲 European XFEL 設施的 DIPOLE 100-X 高功率雷射、極短 X 射線雷射,於極端高溫高壓環境成功瓦解固態碳分子結構並轉為液態形式,獲得液態碳微結構詳細圖。

簡單來說,團隊先以 DIPOLE 100-X 高能雷射對固態碳樣品施加強壓縮波,形成極端高壓高溫環境瞬間產生液態碳,接著使用超短 X 射線脈衝獲得原子結構位,整個實驗在幾秒鐘重複多次,最後結合所有快照,讓研究人員得以追蹤碳從固體過渡至液體的第一階段。

測量結果表明,液態碳結構與固態金剛石相似,每個碳原子都與 4 個碳原子相鄰,與先前高壓理論預測相符。

液態碳能在行星內部找到,對核融合等未來技術也可能發揮重要作用,該成果對材料科學、工業技術、行星內部建模研究都具深遠影響,團隊下一步將更精確測量液態碳特性與行為,並研究不同環境條件下的穩定性。

新論文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att007
王室 | 2025-9-13 23:15:39

有時會看到用碳14測定考古挖掘出的古物年代
碳14是屬於什麼形態?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7 天前

att007 發表於 2025-9-13 23:15
有時會看到用碳14測定考古挖掘出的古物年代
碳14是屬於什麼形態?

碳14和碳12 同樣都是固態,是碳12的同位素,半衰期大約為5000年。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