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鄭玄琦
高級版主 | 2025-10-13 23:15:16

rspb.2025.0194.f001.jpg
西元228年至234年間,諸葛亮發動了五次北伐,試圖恢復漢室。(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西元228年至234年間,諸葛亮發動了五次北伐,試圖恢復漢室。(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諸葛亮作為三國時期的名相,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忠誠的品格而聞名於世;然而,他的軍事才能卻始終備受爭議。有人將他視為無與倫比的軍事天才,也有人認為他在戰爭指揮上有許多不足之處。那麼,諸葛亮到底會不會打仗呢?唐太宗李世民的一段評價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首先來看看諸葛亮的北伐,西元228年至234年間,諸葛亮發動了五次北伐,試圖恢復漢室。然而,儘管他展現了堅定的決心和不屈的意志,但北伐的結果卻並不理想。五次北伐,無一例外地未能達成預期目標,反而讓蜀漢的國力大為耗損。
諸葛亮五次北伐讓蜀漢的國力大減。

相較之下,諸葛亮的同時代人物,如曹操和周瑜,在戰場上則顯得更為耀眼。曹操以弱勝強,在官渡之戰中擊敗袁紹,統一北方;周瑜在赤壁之戰中巧用火攻,大敗曹軍,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而諸葛亮雖然在與司馬懿的對峙中取得過小勝,但始終未能實現他「復興漢室」的宏願。

那麼,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看待諸葛亮的呢?李世民曾有一段評價:「諸葛亮治蜀十年,不赦而蜀大化。…觀諸葛亮之治國,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這項評價簡明扼要地點出了諸葛亮的長短:他在治國理政方面堪稱一流,但在軍事應變和戰略決策上卻顯得不足。
▲諸葛亮到底會不會打仗?李世民曾給過評價。

李世民作為一位開創大唐盛世的軍事家,他的評價無疑具有相當的權威性。他指出,諸葛亮之所以北伐未能成功,關鍵在於他缺乏靈活應變的才能,無法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及時抓住戰機,從而影響了整個戰略的成效。

因此,簡單來說,諸葛亮雖然在治國理政方面堪稱一流,但在軍事應變和戰略決策上卻顯得不足。這也正是他北伐未能成功的主要原因。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732 + 30 感謝好友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5-10-14 09:53:44

李世民在與名將李靖討論軍事時,對諸葛亮的《八陣圖》和治軍方略給予了極高的重視,將其視為重要的軍事理論典範。李世民肯定諸葛亮「受遺輔政,國富刑清」,認為他在輔佐幼主時,能專權而不失禮節,執法嚴格而百姓信服,堪比古代聖賢伊尹、周公。在軍事應變和戰略決策上卻顯得不足」這一觀點,更主要來自於《三國志》作者陳壽的評價。

前半句「治國理政方面堪稱一流」: 與李世民及其他後世史家的讚譽是一致的。後半句「軍事應變和戰略決策上卻顯得不足」這是《三國志》作者陳壽對諸葛亮軍事才能的主要質疑點,它反映了這個重要的歷史觀點,儘管並非李世民的原話。

李世民的確非常推崇諸葛亮的內政和軍事管理才能,而後世(包括陳壽的評論)則對其軍事應變與戰略有所保留,形成了這種「治國勝於用兵」的普遍評價。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鄭玄琦 + 30 + 3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