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1654 | 回覆: 3 | 跳轉到指定樓層
sst
王子 | 2011-5-10 04:17:23

有一次,我新接管一個單位,我要求主管給我一個完整的工作簡報。這個主管認真、巨細靡遺地仔細報告了部門內所有的工作;聽完簡報後,我問主管:「你的工作目標是什麼?」主管回答:「完成公司交付的任務!」

我又問:「公司交付的任務是什麼?」他開始有點疑惑,又把剛才的簡報內容簡單重覆了一遍。我再問:「好,公司交付的任務就是這些,但你怎麼知道,你的部門做得好不好呢?」他開始答不上來,好像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一般而言,組織內的部門可分成兩種,一種是帶有業務性質的,一種是不帶業務性質的。前者的績效考核通常與業績連動,業績高、績效好,很容易評量;而後者只有任務描述,這個部門要完成某一件事,或提供某一項服務,只要做了就好,由於沒有業績連動,因此比較缺乏明確的績效評估。這種單位,通常公司要編預算支應,又沒有收入,故稱為「成本中心」單位。

前面的案例,那位主管帶領的部門就是成本中心。而我的問題在於,聽完簡報,知道他們很認真做事,但我不知道他們的績效好不好,我應該肯定?還是要給予調整?

為所管理的部門設立明確的目標,以做為全部門共同努力的方向,是主管最重要的工作。

在目標明確之後,還要再設定績效考核指標,做為日常工作成果的檢核標準,這也是主管進一步要完成的工作。

大多數自我學習成長、摸索中的創業型組織,連老闆本身都在學習中,更不知道如何要求主管。

因此,對每一個部門只有任務描述,只有部門間的工作分工,但是缺乏部門目標的設定,更不可能在目標之下,展開制定各項細微的績效考核指標(業務型單位除外,業務成果就是目標與指標)。

每一位新上任的主管,第一個要弄清楚的就是部門的任務是什麼?

跟上、下遊單位以及平行單位的分工如何?如何銜接合作?這其實是工作目標的一部分,也是大多數主管能做到的工作範圍。但接下來,就要設定更明確而可檢查的目標與績效指標,比如:每月完成多少件工作?在什麼時候完成,每單位人力多少件(生產力)?每完成一件工作,耗用多少時間?

多少資源?多少人力? 再接下來,你可以自己和自己比,上個月做一百件,這個月能否成長10%或20%?也可以和同業比;如果同業眾多,還可以找出高低值,比較自己單位的績效如何?

當然,了解這些後,你還可以為部門設定最重要的績效考核指標,這就是KPI(見第4期《經理人月刊》)。 每天忙於工作的主管,絕對不是好主管。

更重要的是設定部門目標、績效考核指標,讓所有的工作者都知道要朝哪個方向努力,而不僅只是辛苦工作、努力工作!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KGJACK
子爵 | 2011-7-11 23:34:39

目標明確,績效掛帥
這是一定要有的
還是謝謝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jiajingmin
勳爵士 | 2011-7-27 15:15:23

感謝大大的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victorchenzj
侯爵 | 2011-8-12 11:18:41

很出息的一個員工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