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隨著Honda、BMW與Toyota退出F1賽場,使得戰況有了奇妙的變化;最受討論的,當屬目前多達12支的廠隊,其實只有Ferrari、Mercedes-Benz、Renault與Cosworth四家引擎供應商。
換句話說,其實看一下引擎形式跟發表年代,就大概可以推論出彼此的實力消長,而這些A、B咖間的隔閡,也並非團隊努力或車手拼命就可以消除(事實上,買不起A咖引擎的廠隊,也請不起A咖車手)。
隨著賽制改變,未來F1場上也勢必會有相當大的變化。 |
當然就觀眾、大會的立場,會希望能有更多的參加者,讓比賽內容更加多樣化;然而眾車隊可不會這想,因為F1即將在2013年改用1.6升、四缸搭配渦輪增壓設定的動力,現行的V8架構只能再用一年半,在這個時機去花費人力、金錢開發或更換新的動力系統,實在是不符合成本。也因此,可以預見在2013年的賽事之前,各廠隊的動力系統將不會有太大的變更。
雖說如此,目前檯面上的競爭者,卻都還沒有針對新賽事,提出任何關於動力的計畫,也格外令人感到好奇;然而就在日前,來自法國的一家新公司PURE,卻大膽的宣布將投入F1引擎的製造,並開始接受車隊預訂。
隨著V8引擎絕跡,未來的賽車架構也勢必會有很大的變動。 |
有趣的是,這家Propulsion Universelle et Recuperation d'Energie(通用動力與資源再利用)公司,並非汽車製造公司,也不是經驗豐富的賽車工程公司,而是由前BAR-Honda車隊創辦人Craig Pollock所領導,搭配一些前任各廠隊開發人員的新組合。
在目前,還沒有車隊或車手表示將與PURE合作,不過他們這番搶先出牌的動作,也勢必迫使相關問題激化,督促各車隊提早面對動力系統的問題,一場武力競賽就要開始。